黑胶:铁杆乐迷的怀旧与讲究

爱黑胶 | 2017-6-8

罗斯特罗波维奇与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胡桃夹子》、《如歌的行板》、《意大利随想曲》(DG);郎朗《莫扎特》专辑(索尼);拉斐尔?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DG)。

索科洛夫:萨尔茨堡独奏DG







  上图为即将发行的三张黑胶唱片:罗斯特罗波维奇与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胡桃夹子》、《如歌的行板》、《意大利随想曲》(DG);郎朗《莫扎特》专辑(索尼);拉斐尔?库贝利克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DG)。


  真的是刚知道,现在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被定为国际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了,要放以前,完全无视啊,可现在情况不同,为啥?现在你家里有个百八十张正版实体CD唱片,都会被“数码便携党中的怀旧派”羡慕甚至崇拜,还有请吃请喝求参观的,可见实体唱片之式微,所以有个专属日子算是个念想,绝对有必要。


  老牌音乐杂志《Billboard》近期关于美国黑胶唱片销量创新高的报道也许关注的人不多,可真实情况就是如报道所言,实体唱片一片颓势之中,只有黑胶唱片销量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610万张上升到2014年的920万张。英国方面的涨幅甚至更猛。黑胶唱片仿佛一年间起死回生,其实万事都非一蹴而就,从2007年开始,收藏市场上黑胶唱片的价格就稳步上涨了30%到40%,价格上扬销量看涨,直到2014年是黑胶唱片销量连续第七年上升了,黑胶收藏是什么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呢?


  毋庸置疑,黑胶拥有的艺术宝库记录了将近一世纪的音乐风华,而在技术层面接踵而至的磁带、CD、MP3和在线音乐永远没可能打败黑胶的内外在美学。科技和艺术往往背道而驰,而黑胶恰恰落在两个方向的平衡点上,天时地利人和尽占,特立独行。


  我作为听黑胶的一分子,总结同类基本上可以分两种,一是黑怀旧,二是黑讲究。怀旧者视觉和听觉皆怀,黑胶慰之;讲究者,音响和情调皆究,黑胶爽之。当然买黑胶的人群还包括部分有范儿DJ(CD经常只发行一版,而黑胶会同时出几个不同的混音版)和少数单纯爱乐者,这几类人组成了黑胶市场的消费主力。


  被黑胶吸引,也许是因为它宜于聆听,总是让人感受温暖丰厚圆润的声响;也许是因为它易于回忆,总能唤醒脑海中所有亲切到泛黄的景象;再也许这一切不仅关乎音乐和回忆,更关乎黑胶唱片背后所彰显的生活美学。不止一个朋友说听黑胶从播放动作开始就像一种仪式,而专心聆听音乐诠释是这场仪式的基本动作,不像听CD或MP3比较容易把音乐当成种背景或快餐。

  黑胶本身的特点很多,或者说优点很明显。首先是其音感和数字音乐输出形式绝对不同,以类比录音方式呈现的黑胶,本就比数字化的CD多了音场感,加以CD后期制作常过度修饰,使得音质显得完美但出自人工斧凿。相较之下黑胶的音质自然,更值得静下心来专注聆听。其次黑胶的整体构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其迷人之处还同时展现在封面设计上,它的展现面积比CD大多了,因此发展出艺术史中cover art的专有名词。很多收藏者是把黑胶当成艺术品般陈列摆设,一般CD尺寸很难做到这样的艺术感。在媒体相对落后的年代,黑胶封面常常成为媒体宣传,甚或打破社会文化常规的载体。在唱片销售下滑的现今,限量或是复刻黑胶封面也成了挽回唱片销量颓势的方式之一。另外,除了视觉,还有嗅觉一说。音乐有气味么?黑胶唱片是真有气味,越老的黑胶,就越有一种味道,可能是纸包装的霉味儿,加上黑胶唱片本身的材质,也会散发出一种特殊味道,这种气味有时候真的能将一些音乐作品具象化,这真不是夸张啊;还有就是必须强调黑胶也反映出创作者和发行者如何看待音乐专辑这一概念,目前由于数字音乐当道,音乐贩售从过往注重专辑概念,变成切割式的,一首歌甚至一个乐曲片断为单位供人下载或购买,这样的专辑缺乏完整的创作观念,哪有任何让人收藏的价值和欲望?


  好啦,现在明白,如宗教仪式般的播放程序,拿在手上的踏实触感,营养视觉的封面设计,以及伴随岁月而来的独特气味。慎重地将黑胶唱片自封中抽出,看着唱针随刻纹起伏,聆听黑胶唱片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缓慢的,精致的,优雅的聆听美学,音乐因为这个特殊载体成为一种看得到闻得到摸得到听得到的艺术形式。


  每张黑胶都有它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在讲述,对于它的每一任拥有者来说,故事的起点一定是购买。其实现在网络拍卖和购买的盛行,绝对也是促成黑胶唱片收集热潮的重要因素。有目的地在网上苦苦寻觅某张梦寐以求的逸品,最终如愿以偿的美妙感觉是难忘的。十多年前,我自己就曾每天花数小时在eBay上竞拍呢。有很多专辑,是在我买了CD以后,再去淘的黑胶,这种做法,一定是奔着收藏去的,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说到黑胶的过去,购买二手唱片会有这个感受。有时可能一并买到前任主人的生活记忆,包装内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聆听心得、购买的时间与地点等等信息。每张二手唱片都可能经历了好几位主人,它无论出现在哪里,被谁拥有过,中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每次播放,每次相遇,都是一种缘分。隔着时空都曾抚摸和聆听同一套艺术品,这难道不是缘分么?


  乐谈

  “不好玩”的黑胶

  沈次农


  自从多年前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一次黑胶唱片封套展览后,许多朋友都问我一个问题:“黑胶唱片真的声音很好吗?”面对这个问题,我常常会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


  与CD相比,我当然愿意承认黑胶唱片的声音更好。但我确实也碰到许多声音并不怎么好的黑胶唱片。


  以名家为例:我曾在法国小城昂热城堡下觅到一套玛丽亚?卡拉斯主演的《卡门》全剧。卡拉斯踏上歌剧舞台,应该是录音技术相当成熟的年代。于是我高高兴兴地捧回了家。不料放进唱盘,音质却惨不忍睹。原来当时光注意卡拉斯的大名,却没注意这是墨西哥某歌剧院的制作。估计那时歌剧院也是陶醉于卡拉斯的名声,希望以此为自家艺术轨迹树碑立传的举措。但因为是唱片制作,除了有明星压阵,还需要录音师与录音设备的助阵,几者不可或缺。而对我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迷信明星的失败例子。

  

  多年的收集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影响黑胶声音的因素有许多,如果你把黑胶当成发烧片来收藏,那你一定会越听越糊涂,越听越没有信心。


  我们必须明白这样的一个现实:今天的黑胶爱乐者,多数是先听玩CD,然后才对黑胶产生了兴趣,继而进入听玩黑胶的行列。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把CD的听音经验毫不设防地带到了黑胶唱片上。


  他们已经习惯于很少有音质太差的CD,买到手的CD的音质都不错。因此误以为黑胶也同样如此。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CD赖以立身的是数码技术,在后期制作技术上很少有引起质量变化的因素。而黑胶唱片制作过程依赖的模拟技术充满变数,会产生许多影响音质的现象(至少磨损不能幸免)。他们在选CD时只需考虑曲目而很少考虑唱片公司,因为他们觉得不同公司的CD不会有多大区别。而在黑胶时代,公司品牌往往是一张唱片质量的首要保证。


  如果你不在乎这个观点,你不妨注意:为什么在黑胶时代,唱片版本的比较很有市场。而进入CD时代后,虽然总有人试图做CD的版本比较,最后却总是不了了之。或者说,在CD时代,我们没有看到过一篇令人信服的优质的版本比较评论。说一句大白话,正是因为版本比较在黑胶上比较容易区别,比较好做。而在CD上,则很难“比较”。


  事实上,黑胶唱片远不是那么好玩。虽然作为文艺作品中的一个细节,黑胶已经流行多年。先是作为对过去时代的思念,是为怀旧;继而点缀在各种文艺题材中,是为时髦;最近国际大唱片公司纷纷为当代巨星推出新版黑胶唱片,如郎朗、杜达梅尔等,媒体也一再惊呼“黑胶回归”,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变化了。然而在我看来,黑胶唱片依然很不好玩。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