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全解读从”星战”到”八恶人”传统管弦PK创意手笔

时光网 | 2017-6-8

奥斯卡素来钟情于更具情感张力和压抑质感的电影配乐,今年入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八恶人》《卡罗》《间谍之桥》和《边界杀手》五部影片也不例外。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承前启后的交响叙事诗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原声碟封套

  为热门影片制作续集的传统在好莱坞由来已久,这股风气在近十年来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然大多数的续集电影都会邀请前作的原班人马参与创作,但是很少有一套成功的系列商业大片,多年来是由同一位电影配乐大师创作配乐,更不要说他写下的乐章能接二连三地敲开通往竞逐奥斯卡奖的大门。


  这方面,当代殿堂级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建树足以令人仰视。他是《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这两套王牌商业大片迄今为止唯一的配乐人,他为最初的三部《星球大战》影片和三部《夺宝奇兵》影片创作的音乐均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的提名。人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他,还有谁能令人信服地驾驭这两套名垂影史的系列题材。


  迄今为止,约翰·威廉姆斯也是获得奥斯卡提名次数最多的电影配乐家,其中包括45次最佳配乐奖的提名和5次最佳歌曲奖的提名,他的大名,几乎成为了一块配乐品质保证的金字招牌。这种一贯的高水准无形中升高了阻碍他在同一题材上继续迈向奥斯卡的门槛,之前他为三部《星战前传》影片创作的乐章虽然不乏令人过耳难忘的全新旋律,但都没有再取得入围奥斯卡奖的资格。正当人们以为他在《星球大战》这套系列影片中取得的音乐成就到此为止的时候,他又用自己擅长的两大绝招--严谨的古典音乐构架观和精妙的主题凝练能力,为"星战系列"的第七部影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构筑了一幅新旧笔墨交相辉映的音乐史诗画卷,毫无悬念地在本届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角逐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雷伊剧照

《星战7》蕾伊主题

  和昔日那些荡气回肠、恢宏壮观的星战主题相比,约翰·威廉姆斯此番为主人公蕾创造新主题《蕾伊的主题》堪称最大亮点,简约轻松之余,更有一份四两拨千斤的韧性,恰如其分地把压力越大、反抗越强的原力精神挥洒出了新的质感。即使没有达到逾越《星球大战》原主题的高度,但也以令人如沐春风的清新面貌,达到了让"星战"这个古老的题材迈入新时代的效果。

《星战7》反抗军进行曲

  在音乐构架上,约翰·威廉姆斯一方面沿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动机作为老一代星战人物形象的标签,另一方面又传神地开创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新声。这段《反抗军进行曲》大胆地将《星战》和《帝国反击战》两大招牌主题的神韵共冶一炉,营造出迫在眉睫、雷霆万钧的听觉冲击。

  作为古典音乐型配乐人,约翰·威廉姆斯通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配乐,在调动观众情绪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音乐强大的叙事能力。即使我们不看画面,也能通过他的音乐语言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的景象。闭上眼睛聆听这段《Torn Apart》,片中最富冲击的悲剧一刻呼之欲出。

《星战7》Torn Apart


  阿鲲点评:《雷伊的主题》以木管一跳一跳的旋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宏大篇章,可谓一种非常可爱的开场方式。这首曲子在短短的三分钟内体现了威廉姆斯强大的功力,各种音乐技法层出不穷,不论是弦乐与木管的配合对比,还是到后面复调因素的运用,都让它从一个很可爱的小曲子演变出非常宏大的格局,充分的展现了美国人的坚毅勇敢。个人认为这首曲子可以作为整部影片的主题,因为雷伊也是电影的主人公,她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影片第一次开启全新的篇章。

  《Torn Apart》这首曲子是属于反面人物凯洛·伦的主题,十分撕裂和残暴。这段乐曲出现在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韩·索罗这个角色被杀死的戏份中,通过音乐完全能够展现凯洛·伦的步步逼近,还有眼睁睁目睹韩索罗跌落,结束其在《星战》第七部电影中的使命的全过程。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将于北京时间下周一(2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最佳原创配乐奖项将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八恶人》《卡萝尔》《间谍之桥》和《边境杀手》这五部影片中产生。大师约翰·威廉姆斯能否捧起个人第六座小金人?昆汀电影的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配乐能否有所收获?本届奥斯卡是更倾向于传统保守的古典弦乐,还是寻求突破褒奖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作为一种集合了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不仅片子本身是艺术作品,连构成它的各个环节也都可以成为独特的艺术作品。电影配乐就极具代表性。优秀的电影配乐不仅能赋予画面更高深的情感内涵,为整部影片的表现力推波助澜,还能在单独抽离出来时,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给予人们美妙的精神享受。也正因为如此,从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来,原声专辑便成为了电影最重要的周边产品之一。

  说到对影片情绪和氛围的刻画,奥斯卡素来钟情于更具情感张力和压抑质感的电影配乐。今年也不例外,入围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八恶人》《卡萝尔》《间谍之桥》和《边界杀手》五部影片,虽然题材和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但却都在旋律中隐隐流露着一丝压抑,让人深陷于一种胶着的情绪纠葛无法自拔。

  本届最佳原创配乐奖项的角逐,将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间谍之桥》和《卡萝尔》所代表的古典音乐流派与寻求突破创新的《边境杀手》《八恶人》之间的一场较量。值得一提的是,《卡萝尔》的配乐虽中规中矩,却十分罕见的运用的大量的室内乐配乐,也可谓让人耳目一新。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这些充满张力的乐章,感知当下好莱坞最主流的电影配乐现状。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到圈内知名影视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人阿鲲为我们针对五部提名作品中的个别曲目进行独家点评。

《星战7》The Jedi Steps and Finale


  阿鲲推荐:《The Jedi Steps and Finale》

  阿鲲点评:强烈推荐这首曲子从07分30秒开始的部分,这部分完全将卢克和雷伊新老两代绝地武士的主题融合在了一起,互为依托,和剧情高度吻合。

《八恶人》

耳目一新的西部雷霆调

《八恶人》原声碟封套

  从超级粉丝到知名导演,昆丁·塔伦蒂诺从不掩饰他对埃尼奥·莫里康内这位意大利国宝级电影配乐大师的崇拜与迷恋,只要他导演的影片总少不了搭上几段大师留下的经典乐章,来为自己的影片烘托气氛。但是作为这些乐章的原创者,埃尼奥·莫里康内并不稀罕昆丁这种充满后现代混搭风味的拿来主义式配乐填塞观,因为昆丁以往的电影作品向来没有多少原创音乐,大多都是直接加入一些早就有的现成音乐作为配乐。在《被解放的姜戈》一片中,昆丁又一次移花接木地使用了埃尼奥以前的心血之作,让这位年过八旬的配乐大师极为不快,他曾公开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做法的反感,并声称永远不会与昆丁有任何合作。

  但世事无绝对,2015年6月,昆丁塔伦蒂诺趁着到罗马领取意大利电影金像奖的机会,专程拜会了埃尼奥·莫里康内,之前他已经把自己的新片《八恶人》的脚本送到了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府上。埃尼奥和他的夫人都喜欢上了这个本子。最后,埃尼奥莫里康内和昆丁塔伦蒂诺不仅冰释前嫌,还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昆丁这位向来只向现成的音乐伸手的电影才子,终于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的原创配乐。

《八恶人》主题旋律《驿马红岩》

  众所周知,埃尼奥·莫里康内曾是意大利西部片巅峰年代的传奇大师,他为《荒野大镖客》、《西部往事》等诸多意大利西部片经典打造的苍凉乐章至今家喻户晓。虽然这部《八恶人》是他在1981年完成《伙计向西去》的配乐之后近35年来第一次再度染指西部题材,但是娴熟简约的风格和突破一般西部片藩篱的创意,成功地让昆丁·塔伦蒂诺的电影原本就戏剧张力十足的醒目风格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尽管昆丁一直强调《八恶人》是一部西部片,但是在埃尼奥看来,它应该有更加独特的音乐风格表现,这位87岁高龄的电影配乐大师并不想重复以前那些写过的调调。为此,他保留了西部片配乐亦步亦趋的对决气息,并添加了70年代为恐怖片作曲时常用的悬疑曲调,创造了这首让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的主题旋律《驿马红岩》。

《八恶人》配乐之《血和雪》

  《八恶人》的配乐保持了埃尼奥一贯简洁的音乐风格,除了围绕核心旋律的各种变奏之外,并没有太多独立的枝节乐章,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整个配乐的一致性。这首融汇了片中最重要的两大主旋律的《血和雪》,就用简洁的音乐笔触创造出和《驿马红岩》同样令人神经紧绷的效果。

  聆听《八恶人》的大多数配乐和观看这部影片都会获得一种同样特别的体验,它们在表象上都会挑战你的传统审美趣味,紧张压迫的气氛无时无刻不让你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所以当这首散发着明亮温暖质感的乐曲《林肯的信》出现时,人们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养耳的优美程度充分展现出埃尼奥这位老牌电影音乐大师出色的旋律创造力。

《八恶人》配乐之《林肯的信》

  阿鲲点评:埃尼奥·莫里康内运用了超高的音乐技法,配乐全篇基本由八个音符构成,各种变奏,各种花样,各种重叠,八个音符既可以当作旋律,也可以作为和声,最终完成了全部曲子,用最少的素材写出了非常丰富的东西,同时也非常契合电影的主题,十分讨巧。这一特点在主题旋律《驿马红岩》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卡萝尔》

细腻感人的室内乐诗画

《卡萝尔》原声碟封套

  提到卡特·布尔维尔,不能不说奥斯卡欠他一张入场券。从1984年的《血迷宫》开始,卡特·布尔维尔便是著名导演科恩兄弟的御用作曲,在长达近26年的时间里,他先后17次为科恩兄弟拍摄的影视作品担任配乐创作,包括被很多人熟悉的《巴顿芬克》、《金钱帝国》、《冰血暴》、《谋杀绿脚趾》、《傀儡人生》、《缺席的人》、《老无所依》、《大地惊雷》等等。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电影音乐家不但喜欢和一些非主流的导演合作,对电影音乐的创作还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电影不应该过度依赖音乐,那种把整个片子塞满配乐的做法,只能说明创作者的无能和不自信。


  也许是和非主流导演合作较多的关系,卡特·布尔维尔的音乐语言一向以深刻取胜,散发着浓郁的艺术味儿,这难免让人对大多数由他创作的电影配乐留下了曲高和寡的印象。一方面,他作曲的影片常常能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出风头,另一方面,他却从未得到过最佳配乐奖的提名。

《卡萝尔》配乐之《开场曲》

  在这部《卡萝尔》之前,卡特·布尔维尔曾经和导演托德·海因斯在《天鹅绒金矿》和《欲海情魔》中两次合作。所以,影片还没有开拍,海因斯就把剧本连同自己收集到的几张可以启发灵感的音乐CD寄给了卡特·布尔维尔。但卡特非常了解海因斯的每部影片在视觉上都有完全不同的风味,一直坚持到正式开发才开始动笔。看完拍摄的样片后,卡特·布尔维尔就和海因斯达成了共识,摒弃大编制的管弦乐团,改用小规模的室内乐格局让《卡萝尔》的配乐变成一套深沉内敛、令人感动的小品。卡特·布尔维尔用了整整8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长达38分钟的全部配乐,不仅发挥了他所擅长的古典曲风,更以唯美复古的笔触成为全年最富诗意的配乐作品,毫无悬念地赢得了人生第一次最终角逐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机会。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卡萝尔》小编制的室内乐格局,加上极简主义的旋律风格并不意味着它难以在人们心中掀起情感的浪潮,相反,隐忍内敛的乐章所制造的戏剧张力一点不输给那种大起大落的华丽乐章,其四两拨千斤之姿更令人回味悠长。作为片中三大主题旋律之一的《开场曲》一出现,就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卡萝尔和特瑞丝之间的那份浓情。

《卡萝尔》配乐之《Packing》

  从影片一上映,《卡萝尔》深入浅出的音乐手法就引来了人们的议论,不少人都翻出多年前另一部扬威奥斯卡的简约型配乐之作《时时刻刻》来对比。虽然两者在整体质感上都偏重于内敛的情绪渲染,但是《卡萝尔》在旋律上的书写上更显唯美。以这首名为《Packing》的配乐为例,它用钢琴二重奏的方式挥洒出的迷幻之音正是影片第二大主题,生动地勾勒出特瑞丝对卡萝尔痴迷的心绪。


  除了旋律本身的简洁凝练,优美动听,主题之间的一致性也是《卡萝尔》的配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关键原因,所有的乐章都是爱情、痴迷、失落三大主题衍生而来。和爱情、痴迷两大主题相比,失落主题也是最画龙点睛的一段。完整展现这一主题的乐章《信》,也成为全片最出彩的神来之笔,道出了卡萝尔离开特瑞丝时的心情。

《卡萝尔》配乐之《信》

  阿鲲推荐:《开场曲》

  阿鲲点评:这支音乐相对《星战7》的威廉姆斯和《八恶人》的埃尼奥·莫里康内两个老爷子,反倒显得传统保守了很多。现在的好莱坞,反倒是年龄越大的人越敢玩,反而没那么保守。虽然说卡萝尔相对保守传统,看上去没有那么推陈出新,但却极其符合主人公纠结迷惘的情绪,同时又是美丽而优雅的,这些都与影片的基调完美贴合。

《间谍之桥》

回归传统的管弦乐史诗

《间谍之桥》原声碟封套

  众所周知,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片首选的配乐创作者一定是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两人从1974年的《横冲直撞大逃亡》开始,先后合作了22次,其中包括三部让约翰·威廉姆斯成功地摘走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桂冠的作品--《大白鲨》、《ET外星人》和《辛德勒的名单》。他们之间的完美组合已经到了说不清到底谁成就谁的程度,所以,当约翰·威廉姆斯去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法为斯皮尔伯格的新作《间谍之桥》保驾护航时,人们都在猜测谁能挑起这个担子,斯皮尔伯格很快就想到了接替约翰威廉姆斯的人选--托马斯·纽曼。


  纽曼家族是好莱坞最富盛名的配乐人之家,第一代中的阿尔弗雷德·纽曼曾九次荣膺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的殊荣,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他的兄弟莱昂内尔·纽曼也是著名的影视音乐作曲家。第二代中的大卫·纽曼、托马斯·纽曼和兰迪·纽曼也都继承了父辈的衣钵,成为了当今配乐界的佼佼者。纽曼家族和约翰·威廉姆斯也算颇有渊源,初出茅庐的约翰·威廉姆斯曾受益于阿尔弗雷德·纽曼的提携与影响,之后他也为托马斯纽曼创造了第一次触电的机会,让后者在《星球大战:武士归来》中担任了一部分配器的工作。

《间谍之桥》配乐之《莫斯科公会大厅》

《间谍之桥》配乐之《阳光无声》


  事实证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没有看走眼,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熏陶的托马斯纽曼,早年间已经凭着一部《小妇人》显露出深厚的古典音乐功底,还因此拿到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的提名席位。虽然在这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托马斯·纽曼热衷于用简洁的创作手法打造《美国美人》之类极富现代感的配乐,但并没有因此失去他驾驭传统管弦乐的能力。这次,他为斯皮尔伯格的这部讲述冷战时代真实历史事件的新片《间谍之桥》所创作的配乐,既有约翰·威廉姆斯那种高格调、高水准的古典技法,又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貌,


  在烘托影片的气氛方面,托马斯·纽曼绝对是一把好手,他很善于用一些带有标志性色彩的地区音乐元素调制出充满异国风情的独特面貌。一曲《莫斯科公会大厅》,弥漫着俄罗斯风味的男声吟唱在短短40秒时间里,就完全把人们带回了那个萧瑟凝重的冷战年代。

 

  这部《间谍之桥》的配乐创作大规模地采用了回归传统的方式,处处洋溢着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特有的风味。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这首为主人公多诺万打造的怀旧风乐章《阳光无声》。无论是开场部分加入了新世纪色彩的推进节奏,还是之后散发着美式人文关怀气息的管弦低吟,都能体验到斯皮尔伯格的影片情绪张力十足的招牌风格。

《间谍之桥》配乐之《格林尼克桥》

《间谍之桥》配乐之《Bridge of Spies (End Title)》


  托马斯·纽曼为《间谍之桥》这部影片中最关键的交换战俘一幕创作的这首《格林尼克桥》可谓高潮迭起,它也是整部影片中时间最长的一段曲子。在将近11分钟的时间里,它一气呵成地勾勒出一连串富有戏剧化的情绪变化,显示出强大鲜活的叙事能力。


  阿鲲推荐:《Bridge of Spies (End Title)》

  阿鲲点评:这部电影的配乐是非常中规中矩的传统的做法。这首曲子相对来说说将影片的几大主题集中于一身的曲子,不论是前面紧张的氛围,非常贴合剧情,还是后面弦乐的部分特别的美国主旋律,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色彩。


《边境杀手》

标新立异的氛围音乐网

《边境杀手》原声碟封套

  玩电子音乐出身的约翰·约翰森这两年绝对称得上是春风得意的配乐界新宠。去年,他刚凭借为影片《万物理论》创作的音乐获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今年又带着为《边境杀手》这部题材与风格迥异的新片所写下的配乐,再度取得了最后角逐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的资格。来自冰岛的约翰·约翰森大学毕业后,有过十年玩独立乐团的经历,后来受英国著名的氛围音乐先锋布莱恩·伊诺的影响,开始沉醉于用古典乐器创作极简音乐和氛围音乐,希望从传统音乐与电子乐的整合创作中开创出独特的音乐。作为电影音乐人,约翰·约翰森和中国还颇有渊源,他曾先后两次为娄烨执导的影片创作配乐,一部是《浮城迷事》,另一部是《推拿》。

《边境杀手》配乐之《沙漠音乐》

《边境杀手》配乐之《忧郁症》


  这部《边境杀手》是约翰·约翰森和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继2013年的《囚徒》之后再次联手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支由执法人员和神秘特工组成的精英小队,深入美国与墨西哥间的边境打击贩毒组织的故事。约翰·约翰森用交互的手法把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公冶一炉,交织出一张沉重灰暗、焦躁不安、险象环生的压抑之网,让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对片中人物的处境及心态感同身受般地体验。严格说来,《边境杀手》中的这些配乐更像是装点气氛的音效,每一段都有一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压迫感,和镜头语言结合在一起令人精神紧张,有种随时被引爆的危机感。


  通过电子氛围浓郁的配乐框架,《边境杀手》的戏剧张力以及其中每个角色所得到的内心感受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而实体乐器释放的情景魔力,更加重了这份影响力,在这段名为《沙漠音乐》的曲子里,大提琴的悲鸣轻而易举地带出了一份悲伤与沮丧交杂的复杂感受。


  由西班牙吉他引领的《忧郁症》一曲和《沙漠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雷霆般轰鸣的吉他拨弦,犹如潜藏在平静之下的忧郁暗潮,吞噬着原本就饱受艰难折磨的残念。

《边境杀手》配乐之《足球游戏》

《边境杀手》配乐之《The Beast》


  约翰森曾表示,他想为《边境杀手》创作出一种具有潜在危机感的音乐,就像深埋在地下随时会引爆的炸弹一样,同时他也想唤起人们心中对边界地区及毒品战争悲剧的种种愁思。画龙点睛的这段《足球游戏》,正好实现了约翰森的这两大创作理念。


  阿鲲推荐:《The Beast》

  阿鲲点评:贯穿全篇的音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用并不悦耳的许多电子噪音合成出一个节奏。这首曲子在国内外的音乐网站上的点播量都是整张专辑中最高的。这首曲子乍一听好像科幻片,但其实只是一个缉毒的故事,所以让人感觉有些音乐大于影像。这样的创作有好处,也有风险,对于全片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奥斯卡奖项来说,它既是冲击奥斯卡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引发诟病。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