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此之苟且非彼之苟且,此之远方也非彼之远方。这里的“苟且”和“远方”无非是诗化了的“现实”与“理想”。
作为阿里音乐集团的董事长,高晓松绝对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史以来音乐才华最出众的音乐人没有之一;而作为职业音乐人,高晓松则是公认的跨界最漂亮的成功样板。我原以为在多重身份之下的高晓松早已不再是多年前相识的那个高晓松了,但是这首歌的完整版在我反复听了N遍之后,深感自己被重重打脸……高晓松依然是我认识的那个高晓松。
人子、人夫、人父,三个段落是不同阶段的三个空间设定,交代的却是完全一致的内核:不管你是谁,你的眼前和你的远方都值得你去思考与衡量。
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此之苟且非彼之苟且,此之远方也非彼之远方。这里的“苟且”和“远方”无非是诗化了的“现实”与“理想”。我们看到站在争议与荣誉顶峰如是高晓松,一样在为理想与现实的权衡之中作挣扎与思索。这才是这首作品的最大现实意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从行文角度上看是非常高晓松式的,完全没有生僻晦涩的词句跟结构,而可能是年纪渐长的缘故吧,曾经充盈着浪漫气息的意象少之又少,更像是将沉淀下来的生活感受作一篇日记一般的平淡,质朴流畅。当我们看到没有了”忧伤开满山岗,等青春散场“一般的唯美,取而代之的是”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这般的直白冲击,高晓松更为直接的使用着自己在这个年龄应该使用的表达方式。
如果说这首歌的歌词是高晓松在用生活的历练朝自己以往作品挥别的话,那旋律方面则体现出了音乐制作人或者说职业音乐创作者的情怀,几乎所有初听这首歌的人都觉得这首歌在旋律上特别的“许巍”,尽管高晓松主要作品都是偏民谣化的风格,但是其旋律结构都是极其规整的。放之整首歌均采用类呢喃式吟唱的作品非常罕见。而在歌曲中间隔出现的某些字眼比如“少年”、“时光”,恰又是许巍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的名字。不知是高晓松故意为之还是真的只是个巧合。与之匹配更加生活化的歌词加上许巍的吟游唱腔,反而令这首歌体现出来形式上的高度统一。
再说下许巍在这首歌演唱部分的处理,许巍在华语乐坛中的地位是比较独特,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低调、平淡、坚持即是其生活态度,也是其音乐的精神,却带给无数人力量。许巍的表达方式通常是平铺直叙而后激情迸发。但是在这首歌中,三段式结构,许巍都是用极其平淡的声音去进行处理,第二段较之第一段加重了编配的厚度但是声音表现依然沿用第一段的轻描淡写,在副歌段中加重了和声。而第三段中的副歌则非常罕见的将和声比重放大,远远超过许巍本体的声音。其用意正如我最初所说,高晓松所谓的“苟且”、与“远方”是普世的,演唱者只是将自己的现实与理想讲述出来,而所有人的无数个“苟且”与“远方”才是这首歌最终想表达的内核。作为《晓松奇谈》的主题歌,高晓松还是骨子里埋藏着深厚的“传道授业解惑”情怀的。
在听这首歌的同时,我脑中一直回想着十年以前与高晓松结识的那段岁月。那时的社交媒体上远不是如今这样,高晓松还兴致勃勃的在博客上面耕耘,“矮大紧”、“如丧青春”、“彼得堡遗书”等名词纷纷重新涌现。我那台老旧的爱立信T38手机中至今还保留着他发给我的短信。那种对于理想的执着和深入到骨髓之中的文艺,高晓松是将其拥有到极致的。如今十年岁月如白驹过隙,再听到这首歌,思绪万千,遂成标题:情怀余温尚存,何惧如丧青春!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