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机的画面格式你会设置吗?

HiFi秀 | 2016-12-14

人们在选购电视机时,往往会在有些电视机的宣传资料或说明书上看见一种表述,说这种电视机有“16∶9宽银幕模式”。很多人都有经验,普通电视机播放宽银幕电影时,画面就是以16∶9画幅显示的,只不过在屏幕上方和下方都有一条黑带而已。使很多用户迷惑的是,既然所有电视机都能够正常显示16∶9宽银幕画面,为什么有的电视机不特别指明,而有的却要特别强调具有“16∶9宽银幕模式”呢?

要搞清什么是电视机的“16∶9宽银幕模式”,就必须得从电影的画面格式说起,再延伸到DVD的和电视机的画面格式和宽银幕功能,以及如何对DVD机和电视机的画面格式进行选择和设置。

电影的画面格式

由于电影银幕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所以一开始就用电影银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来称呼电影银幕或画面的格式,叫法最多的是“长宽比(Aspect Ratio)”,也有叫“纵横比”或干脆叫“画面比例”的。

从电影出现到上个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画面的比例都是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通常将这种格式用4∶3来表示。但是,电影行业的标准称呼,是以高度作为基准,以它的倍数来命名,如4÷3=1.33,即宽度是高度的1.33倍,所以这种传统电影画面格式的标准叫法应当是1.33∶1。这种电影画面格式因为最早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采纳作为标准,因而被称为“学院标准1.33∶1”。这种画面格式也被称为1.35∶1或1.37∶1,这就是最早的4∶3银幕格式的来源。到后来出现宽银幕电影后,人们为了与宽银幕相区别,就将这种1.33∶1的格式俗称为“窄银幕”。目前这种格式的电影在城市几乎绝迹,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还能见到它们的踪迹,有些动画片还会专门制作一套窄银幕的版本。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电视的推广和普及,电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少,电影企业为了将观众重新吸引回电影院,于是推出了宽银幕电影。宽银幕电影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壮大,成为了直到现在还是主流格式的电影,即我们统称的“宽银幕电影”。

电影的宽银幕格式本来有许多种,经过不断演变,到现在形成了以两种标准格式作为主导的局面,即“学院宽银幕1.85∶1(Academy Flat)” 和“变形宽银幕2.35∶1(Anamorphic Scope)”。

到目前为止,电影画面最常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3种格式:学院标准1.33∶1、学院宽银幕1.85∶1和变形宽银幕2.35∶1。

DVD碟的画面格式

在DVD刚问世的年代,当时的电视机都是4∶3屏幕的,为了使电视机能显示DVD机上的宽银幕电影,DVD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为此设计了不少转换格式。到目前为止,这些转换格式有两类,一是不可变形宽银幕格式,二是可变形宽银幕格式。

1、DVD的不可变形宽银幕格式

DVD的不可变形宽银幕格式有两种,一是固定式“信箱”格式(Letterbox),二是固定式“全屏”格式(Full Frame)。

固定式信箱格式

这种格式是将宽银幕电影在4∶3屏幕的电视机上全部显示出来,在屏幕的横向中部是宽银幕电影画面,上、下部位用黑带来填充。

这种格式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信箱显示格式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是其画面形态都是信箱式,而且中部图像部分的有效扫描线都是只有360条(NTSC制);不同的是这种格式是DVD碟制作时就定死了的,与下面将要谈到的可变形宽银幕格式中的信箱格式不一样,后者可以在DVD机中被灵活选择。

固定全屏格式

全屏格式(Full Frame)来源于Pan & Scan裁切格式,二者完全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Pan & Scan裁切格式是从制作方式来命名的,Full Frame全屏格式是从显示的画面的形态来命名的。

所谓全屏格式画面,是制作人员在将电影向电视转换的胶转磁过程中,根据构图需要,选取宽银幕电影画面中某一块主要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作为4∶3的电视画面,以此连接起来制作成的电视电影。这种全屏画面是将整个4∶3电视屏幕都充满了的,其优点有2条:一是不像信箱显示那样在屏幕上、下有一条黑带,屏幕上的画面完整;二是有效扫描线为完整的480条,没有降低图像的质量。固定全屏格式的缺点是原宽银幕电影画面被裁去了不少,虽然电视画面完整了,但电影图像不完整,不少家庭影院发烧友还不能接受这种形式,但这种满屏画面也可能得到部分普通电视观众的欢迎。正因为如此,这种格式现在还在使用。此外,有些动画片电影,在制作时就制作成两套,一套宽银幕的,一套窄银幕的,对于窄银幕的动画DVD,当然可以直接播放出固定全屏格式的画面来。

因为以上两种固定格式的DVD电影还不能满足电视观众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又设计了可变形宽银幕格式。

2、DVD的可变形宽银幕格式

DVD的可变形宽银幕格式(Anamorphic Widescreen)简称为“变形宽银幕”。本文一开始介绍过电影的“变形宽银幕”2.35∶1格式,现在又出现了DVD的“变形宽银幕”格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DVD的可变形宽银幕概念与上面谈到的电影变形宽银幕2.35∶1的概念可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电影变形宽银幕是指在拍摄2.35∶1电影时,或者在拍摄1.85∶1电影时,为了仍然使用原来的1.33∶1的胶卷,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变形球面镜头的摄影机来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胶卷上的影像,是纵向拉长了的图像。这种电影胶卷在放映时,使用了带有反向变形的镜头放映机,不但使图像回复了正常的比例,而且画面变成横向拉宽了的宽银幕画面。

DVD的可变形宽银幕无论概念还是方法都与电影的不一样。为了适应4∶3电视机和16∶9电视机的多种显示要求,DVD规格中就制定了DVD可变形宽银幕这一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把宽银幕电影制作为DVD后能够转换成的几种画面格式。以1.85∶1的电影转制为NTSC制的DVD碟为例,在转制时,不对原始电影画面进行任何裁切,而是将整个画面录制到DVD上。不过,这时为了使电影画面与4∶3的电视屏幕有相通性,特将原宽银幕电影画面进行了横向压缩,使其从1.85∶1压缩为1.33∶1。这个画面格式,就是我们经常在有关资料和说明书上可以见到的DVD “1.85∶1可变形宽银幕”格式。当然,如果将这种画面在电视机上直接显示出来,其图像必定是纵向拉长的,观众自然难以接受。为了适应不同的电视机和不同的显示格式,特意为DVD机设计了几种转换功能,在DVD机进行播放时,就要用这种转换功能来将横向压缩的画面加以处理,处理后所得到的电视画面格式是不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DVD的变形宽银幕和电影的变形宽银幕区别很大,电影的只是一种固定的宽银幕格式,说它“变形”,是指同一格式电影摄影和放映的技术处理方式;DVD的“变形”,是指DVD机可以将DVD碟上的原始宽银幕电影图像信号变形出几种格式的电视画面来。

这样,按标准规定,从可变形宽银幕DVD碟上可以变形出3种不同的画面格式来。这3种格式是:

(1)16∶9格式

如果电视机本来就是16∶9的宽屏幕电视机,则在DVD机中的电视机屏幕类型设置中,设置成16∶9。这时,对于1.85∶1的电影来说,DVD机输入电视机的就是原始储存没有经过转换的、横向压缩和具有480条有效扫描线的图像信号。这种信号输入电视机后,再由宽屏幕电视机自带的横向扩展功能将画面向水平方向扩展至电视机屏幕宽度,成为充满整个屏幕的、画面比例正确的、480条扫描线组成的电影图像。

(2)全屏格式,又称4∶3裁切(Pan & Scan)格式

如果电视机是4∶3的,可以对DVD机选用4∶3全屏功能播放。这时,DVD机播放出来的图像信号是四周均满屏、图像比例正确(没有变形)、扫描线为480条,但是将宽银幕画面横向的两端切去了一部分的不完整画面,保留的是原宽银幕电影正中间的画面。由于这种方式损失的图像内容太多,有些观众往往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更愿意采用信箱显示的方式。

(3)4∶3信箱( Letterbox)格式

所谓信箱格式,是指要在4∶3电视机上显示宽银幕电影时,先在DVD机上选择4∶3的电视机屏幕设置,DVD机可以利用内置的自动信箱功能(Auto Letterbox),把1.85∶1电影的480线横向压缩满幅的变形电影画面信号,自动转换为上、下有一条黑带,中间是压缩扁了的16∶9画面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机屏幕的中部有图像的部分,只占360条扫描线,而上、下各占60条扫描线,使原始电影画面的有效扫描线损失了120条,图像细节遭到了不少的损失。由2.35∶1电影转换后的上、下黑带更宽。

为了解决DVD信箱显示画面扫描线减少、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后来电视机设计人员设计出了电视机的“16∶9宽银幕模式”功能,这将在下面谈到。

电视机的画面格式

1、电视机的基本屏幕格式和画面格式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生的电视行业面临将电视屏幕的宽高标准制定为什么比例的问题。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为了能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窄银幕电影直接转移到电视屏幕上,决定把电视的屏幕格式标准也制定为4∶3,即1.33∶1的格式,这就是电视机4∶3屏幕标准的来源。

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制定数字电视屏幕格式时,规定用16∶9的宽高比作为标准格式。16∶9化为1的倍数表达时,就是1.78∶1,这个比例与电影银幕的1.85∶1格式非常接近,使大多数电影可以直接转移到电视屏幕上,从而解决了数字电视与宽银幕电影的相容性问题。

电视机的基本屏幕格式只有4∶3和16∶9两种,在屏幕上能显示的宽银幕电影的基本画面格式正如上所述,有固定的2种和可变形的3种,由于固定的全屏1.33∶1格式现在已经不使用,故总共还有4种。近几年,随着倍场频电视和逐行扫描电视的流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式。

在说明这种格式之前,有以下一些术语和称呼,请读者注意区别一下:在电影中,显示画面的物件被称作“银幕”;在电视中,显示画面的物件被称作“屏幕”。电影银幕的格式被称作“长宽比”,标准的表示方法是“1.33∶1”、“1.85∶1”和“2.35∶1”,此外还有不是主流格式的标准,如1.66∶1和2.20∶1等;而电视屏幕的格式被称作“宽高比”或“幅型比”,统一的表示方法是“4∶3”或“16∶9”。这种表述上的差别大家应当搞清楚,在本文的叙述中会经常用到。

2、4∶3电视机的16∶9宽银幕模式

本来电视机显示DVD画面是被动的,DVD机输给什么格式就显示什么格式,但上面谈到过4∶3电视机进行可变形信箱显示时会使图像质量下降,这迫使电视机设计人员通过电视机自身内置的功能,使电视机可以将DVD机输入的画面格式进行加工,以更高的质量显示出来。

(1)NTSC制的16∶9宽银幕模式

由于DVD电影大片绝大多数来自美国,而美国的电视制式是NTSC制,所以我们重点从NTSC制的16∶9宽银幕模式说起。

首先,我们来看看4∶3与16∶9宽高比的相互转换关系。如果将4∶3格式的宽度保持不变,而将高度减少四分之一,就可以得到1.78∶1的宽屏幕幅型比。计算情况如下:

4÷(3-3/4)=1.78

 因此,如果使用信箱显示,就要求在4∶3屏幕中间制造出一条16∶9的图像带来。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的压缩方法是“四抽一”,即每4条水平线中抽去1条,这样一来,中部图像只剩下360条,上、下黑带各占去了60条,浪费的扫描线是120条。毫无疑问,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解决了宽银幕电影的全部图像显示问题,但劣化了图像质量。如图。

为此,最近几年生产的部分较高档的电视机中,设计了一个新功能:DVD机输出纵向拉长的16:9信号,电视机将画面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纵向压缩,使其还原出比例正确的16∶9图像,这就是电视机的“16∶9宽银幕模式”功能。如此一来,如果电视机使用了16∶9宽银幕模式,虽然屏幕上、下也有一条黑带,与信箱显示的是一个样子,但它们并不占用有效扫描线,带有图像信号的480条扫描线全部用在了中部的图像上。这种功能,既达到了能显示出原来全部电影画面的目的,又改善了电视图像的质量。如图。

在信箱模式中,DVD机输出的图像信号中,为了得到16:9的图像,而将图像的开始和结束部份输出“黑” 信号,只有360行高的图像信号,此时如果你调高电视机的亮度和对比度,“黑” 信号就会渐渐变亮,你看到的是“灰色” 而不是“黑色” 。在16:9压缩模式下:DVD机输出的图像是480行高的图像信号,没有为了得到16:9画面而加入的“黑” 信号区域,而通过电视机来压缩垂直方向的扫描高度,将扫描区域限制在原来的360行高的空间里,在这360行高的空间里扫描出480行的图像来。好了,现在你应该清楚知道,16:9压缩模式比信箱模式的图像质量得到了多120行的提高。

(2)PAL制的16∶9宽银幕模式

目前市场上的宽银幕电影DVD碟多半是NTSC制的,但仍然有一部分电影、音乐会和风光片等是PAL制的碟片。

电视机对PAL制图像信号进行的变换方式与NTSC制完全相同,只不过扫描线的数量不一样而已。PAL制的总扫描线为625线,有效扫描线为576线。在采用信箱显示时,上部黑带72线、中部图像432线、下部黑带72线。扫描线按照这种分配,使144条带有图像信号的扫描线不起作用了,致使图像细节损失25%。

如果电视机采用16∶9宽银幕模式显示,则在中间图像部分将576条装载图像信号的扫描线全部利用起来了,不但使图像细节百分之百的恢复,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中部图像区的垂直清晰度。

DVD机和电视机的设置方法

上面谈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观众学会选择DVD电影画面。要做到这点,除了搞懂上面那些基本知识外,还应当搞懂对DVD机和电视机的设置方法。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DVD机有2类选择共计4类输出。第一类选择是不可变形宽银幕画面格式,即固定1.33∶1全屏格式(固定信箱格式已经不大使用)。第二类选择是可变形宽银幕画面格式,其中包括16∶9显示、信箱显示和全屏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的DVD电影大片以2.35∶1格式的占绝大多数,即使采用全屏显示,屏幕上、下也可能还保留一点黑带。

电视机有两种屏幕选择和共计5种画面格式选择。第一种是16∶9电视机,它可以显示16∶9的宽银幕电影,第二种是4∶3电视机,它可以显示固定1.33∶1、可变1.33∶1、信箱、16∶9宽银幕模式。

这样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如果DVD机的几种输出与电视机的几种显示相搭配,就会组合出许多种设置来,如果把每一种设置都介绍一下,可能会把人搞糊涂。因此,下面只把几种最有实用价值的设置方法加以介绍。

1、使用16∶9电视机时

如果使用的本来就是16∶9电视机,那么电视机不用设置(也有的需要设置为全屏Full),将DVD机上的屏幕选择设置为16∶9。这时,DVD机将输送出由480线组成的、按4∶3格式来说是满屏的横向压缩图像信号,由于16∶9电视机具备横向扩展功能,能够将接收到的变形宽银幕信号自动进行横向扩展,将压缩在DVD碟上的图像拉伸还原为16∶9画面,这是最理想的、比例正确的、充满屏幕的完整画面;如果是2.35∶1的电影,屏幕上、下仍然可能有压窄了的黑带。

2、使用4∶3电视机时

如果使用的是4∶3普通电视机,有5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择和设定,得到5种不同的画面。

电视机和DVD机不进行设置

如果对电视机和DVD机不进行特别设置,就直接利用出厂设置,那么DVD机将会启动自己的自动信箱功能(Auto Letterbox),输出中部是图像,上、下是黑带的画面信号,电视机照此显示,图像清晰度不变,但细节有所损失。当然,如果是2.35∶1的电影,上、下的黑带更宽些,横向图像更加细长。

电视机不进行设置,DVD机设置成1.33∶1全屏

这时将显示宽银幕电影两边各裁切去一块后的满屏画面。如果是2.35∶1的电影,裁切后的画面上、下仍然留了一点黑带。

(3)在电视机上选择了“16∶9宽银幕模式”,DVD机上选择了16∶9输出

如果电视机具有16∶9宽银幕模式功能,而且用户在操作中又选择了这个功能,那么电视机会启动图像垂直压缩功能,将DVD机输入的满屏图像信号加以压缩,使显示的画面形态与信箱显示的一样。虽然上、下也有一条黑带,但NTSC制的480条或者PAL制的576条带有图像信号的扫描线全都集中到中部图像上来了,得到最高垂直清晰度的画面。如果是2.35∶1的电影,画面上、下也仍然留有一点黑带。

(4)电视机不进行设置,DVD机设置成固定全屏

这时电视机将显示出由制作人员特地制作的满屏画面。

(5)电视机不进行设置,但故意将DVD机中的电视屏幕设置成16∶9

本来是4∶3电视机,但在DVD机中却将屏幕设置成16∶9,这时电视机显示的画面非但不是在横向越拉越长,反而是在纵向拉高。如果原来的电影是1.85∶1的,拉高后可以使画面在屏幕高度上也是满屏的。如果原来的电影是2.35∶1的,将在屏幕上、下各留下一条不宽的黑带。

对这种满屏或接近满屏的纵向拉伸图像,AV发烧友和部分观众不接受,但也有一部分普通观众就喜欢这种画面,因为在高度方向被拉长了一点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来,只是人物的脸部拉长后容易看出来,不过有些观众认为拉长不多,大圆脸变成了瓜子脸,并不太难看,看习惯了也就适应了,总比屏幕上、下黑一块好,而且图形还大些,可以看得更清楚。

总之,穿衣戴帽各有所好。DVD工作者和电视工作者本来为观众准备了好几种DVD电影画面显示格式,不同格式各有优缺点,但也各有自己的风格,观众应当从这几种不同风格的画面格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格式来欣赏。如果因为观众不知道有这些格式,也不懂得如何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格式,使DVD机和电视机的相关功能闲置着,这样不但枉费了设计人员的苦心,观众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享受,这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吗。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