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几本旧音响杂志,看过几封“读者来信”,知道有不少朋友想加入玩Hi-Fi的大家庭;但因经验不足,加上不少作者早已认定读者们已有一定的Hi-Fi基础(因此很少有由浅入深的文章),故初哥基本上是很难入手的。有不少朋友起初对Hi-Fi有兴趣,但每次翻开音响书,只见那些前、后级的测试篇,制作派的线路图,其实他们可能连什么是前、后级也不大清楚。试想一下,一个玩“开”全套日本组合,而想转玩高级音响的初哥,对他们来说,扩音机只是一个接收信号的仪器,调节其音量,或再用均衡器调整低音、高音之后便接驳扬声器出声,又怎会想到有前、后级之别呢?由此可见,笔者认为有必要向各位初哥讲解一些玩Hi-Fi的基本常识。
保真度
玩Hi-Fi是有很多取向的,有人喜欢日本的贵价组合,也有人为了自己家中的Bose或Band0的扬声器感到自豪;对于我们当中的一些发烧友而言,不论是日本货也好,美国货也好,只要能出靓声,就要拥有它。虽然玩Hi-Fi确是各有门派,各有取向;但我认为,有一点永远是客观的,这一点就是保真度。不论阁下出自什么门派,能感觉到和现场有一样的声音,你的组合就肯定是完美的了,这是无需争论的事实。但可惜,这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这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器材后,失真是不能避免的,况且一对扬声器又怎可与几十件乐器比较呢?加上阁下的试音室(Hi-Fi房)和现场环境的区别很大,要声音和现场一样是永远无法实现的。阁下可能会问,既然这样,为何要玩Hi-Fi呢?其实追求保真度就是玩Hi-Fi的乐趣,若这世上有一套不论放在哪里也可出来和现场一样的声音的器材,就没有人再需要玩Hi-Fi,改进Hi-Fi了。
一个音响初哥首先最重要地就是锻炼自己的听觉,一个连一边扬声器正负接错都听不出有分别的人,再看下去就是浪费时间。要锻炼听觉,必须多去听,最好不停地去听演奏会、演唱会等,阁下才知道什么是“真”;其次就是多去听不同Hi-Fi店的高级音响组合,不过这是不易办到的,因为阁下必须脸皮够厚。
当耳朵修行好了,便可处理自己的系统。当然,阁下在处理自己的系统时,也必须继续多去听。
初哥需知Hi-Fi房的特性是玩Hi-Fi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谓Hi-Fi房的特性是指该房的尺寸比例、大小、窗门位置、结构(即构成之材料)、角边的数目(越少越好)以及吸音和反射物的份量。要知道,阁下从器材听到的声音,除了从扬声器直接发出外,也有从墙、窗等反射回来地声音,也有被吸收再放出delayed的声音;其实,任何放在房内的东西都会影响音效,包括阁下的身体。改变以上的因素,就是用来校声,而以上因素是无绝对值的,所以就要靠耳朵去校。笔者不能告诉各位这些因素的绝对值,因为陈先生说房间越乱越靓声,但弹弓杨先生则认为太多杂物会使空气感减少。笔者只能告诉各位,房子越大,“场面”越大,所谓“场面”,是指器材带给阁下该录音室有多大的感觉。房子大则需用更大功率之扩音机和更大的扬声器,否则肯定不够靓声,尤其是低音。
反射物过多(如窗的玻璃),声会好亮,即过分光辉;吸音物过多,则使音色变得沉闷,detail(细节)变乡。吸音或反射物是可改变音色平衡度(tonal balance),即是,不同频率的能量,总之,以保真度为上。
音响器材
以一套流行的音响器材说,主要有一个source(音源)、前级、后级、扬声器以及所有把它们连起来的接线。
首先说音源,这是一个把灵在软件上的资料转为电子声音信号,或者是一部收音机,它就是整套系统中声音的来源。
以前的音源以黑胶片唱机(LP机)为主,收音机也有不少人用(因为当年的电台所播的古典音乐实在比现在好多倍)。LP的信号是以模拟的方式储存的。简单地说,即将震动力利用仪器把音乐刻在胶上,重播时则利用这些坑纹震动唱针,把动能变为电能,即是信号。LP比现今CD的好处是免除了模拟转成数码时所带来的失真。LP更有连续性, CD则是不连续的。
CD机有两类:一是合并式,合并式的CD机是把唱盘及解码器结合的机种。即是说,阁下不需另加解码器便可出声。
另一种CD机是唱盘和解码器分体的。唱盘部分只有光学拾取系统,用作读取CD上的密码信号。而解码器是把这些密码转为声音的信号。两者必须一起使用。连接两者间的导线有很多种,如有同轴、AT&T等,要知道这线对音效有很大的影响。
扩音机是把音源放出来的弱信号放大的仪器。所谓合并机就是把前级、后级集于一身的机器。前级是用来把信号作初步放大、调节音量的;而后级则是把由前级来的信号作大量放大来推动扬声器。前级也有分为有源及无源的,有源的前级是用市电把信号放大,而无源的就只有调节音量的功效。老实讲,现今成功的无源前级不多,因为音源与后级的内阻有很大分别,只靠一个音量开关把音源及后级连接起来,内阻的分别会使动态、detail(细节)、频应尽失!有源的前级除了调节音量外,还可作初部放大及减低音源及后级间内阻之别,即用作缓冲。
后级是把从前级来的信号放大给扬声器用的,后级必须够力去推扬声器,所谓够力,不是指越大声越够力。必须有能力去支持整个乐团的大场面而不失其细节。既要能气吞天下,也要有察秋毫之分析力。更不能改变音质。这就是好的后级。
分开前、后级比合并机好,因为各自有更大的空间去造得更精密。而两者间也更少干扰,细节一定较多(听多点东西),而且,分开前、后级使发烧友有更多推动机的选择,更多东西玩。分体CD机也是如此。
有些仪器把供电器与主机分开,作用是把交流电远离主机,减低对主机干扰,好处多过坏处。
选购放大器,最好选用一些没有均衡器的品种。因为很多时候,均衡器会使音色平衡度变得不正确,调校多些低音时,高频都被改变了,而且,有均衡器即代表信号要走更多冤枉路,失真更大。
至于该选电子管机或晶体管机,我个人认为初哥也可玩电子管机,我知有不少人为了怕电子管麻烦而改玩晶体管机,但其实只要零件和电子管也经厂方检查过才出厂,很少会有问题的。
无可否认,电子管机是比晶体管机靓声,电子管机是比晶体管机更有生命力、音乐感以及最重要的连续性。我不觉得电子管机的分析力不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零件的改良,电子管机已不是古董了。要知电子管机有多好?若你听惯了靓电子管机的音色,要你再去听晶体管机,你会不能忍受的。接线方面,我建议初哥首先比较不同类线的特性,例如纯铜、纯铜镀银、纯银等。平价线来说,Audioquest比较稳阵。但若阁下花得起,则尽可能买最贵的线。
是的,线材在Hi-Fi中的重要地位不比前、后级低。一条便宜线可把全套音响器材糟蹋,但也要知贵线不可能把cheap器材起死回生。总之,器材中样样都重要,不要偏重其中之一。
扬声器方面,不同牌子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有一点初哥一定要留意,就是扬声器的灵敏度是否足够?扩音机是否够力去推之?一般来说,灵敏度、扩音机的功率只能用作参考,实况要试过才知。例如ATC扬声器的灵敏度一般比LS3/5A高,但ATC比3/5A更难推。有时候,只得用30-50W的后级才可应付需大功率扩音机推的扬声器,但是,太过分的传言,例如说以7W的300B去推LS3/5A可得很大的场面是不可能的,那是大声,而不是够力。300B只可推号角扬声器,因为这扬声器效率高。
有关接线有些地方要补充的,就是接线分为信号线及扬声器线,信号线连接CD/解码器至前级,或连接由前级会后级。扬声器线则连接后级以及扬声器。信号线分有RCA或XLR,初哥则较适用RCA,其实RCA已算相当不错了。扬声器线方面,若扬声器有bi-wire玩(即高音、低音各有扬声器座),就不要浪费,出多些钱,买多条线玩bi-wire罢(即指高低音扬声器各用一对线)。这可使深度、立体感、结像力及分隔度大大提升。而尽可能用同一牌子、同一型号和同一长度的线。
摆位堡机
扬声器摆放的位置是音响中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应选择听中左右较平均的位置,把该处长度分成三份,即以两条线分三份,扬声器则落在两线上,由此处开始校声就最好。有关扬声器摆位的文章,可参阅以前的有关音响杂志。
器材方面,后级可放在地上。前级及音源则放在Hi-Fi架上。注意CD应尽量远离前级,因为CD放出大量干扰,而前级十分敏感,所以两者不直接近。而所有接线也应尽量远离对方。此外,室内尽量避免存放有金属的物体,尤其家中天线。
新的器材一定要煲,而最好用音乐自然去煲,不需用堡机CD。要知道煲透否,笔者主要参考小提琴的圆润度(未煲时多数粗糙)、低频收放自如的程度以及最重要的细节,未堡前细节大多久奉。所谓煲机,其实是利用电子信号把所有零件行顺,把扬声器单元柔顺化,所以,不是开了机就算煲,必须以信号去煲,不过,要注意一点,要懂得分别到底是机真的煲顺,还是个人的沉溺于声音了。有时有些人习惯了自己的系统,便不能察觉其缺点,这也是有人说3/5A要煲3,000小时的原因。
此外,大部分的器材在开机后需要时间热身,因为有些零件需要时间才达到其理想工作温度。
初哥买新机时,不要一开声就说不靓声,给多些时间新机去热身及行顺,然后才慢慢校声。
另外,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小小的失败,听了几日就大出血换机,更不要因失败便去摩机。当然若阁下的器材是平价大陆货,换一两只零件去校声实验是无所谓,但若阁下买的是过万元的名厂机则千万不要摩。总之,凡事三思而后行,利用摆位、夹线等去把现时的器材发挥至极限才去换机,这样才有进步。
各位初哥,玩Hi-Fi不是难事,但阁下只需多看书籍,多到Hi-Fi铺,花多些时间便能成为一个超级发烧友。开始时要认定自己的目标及取向,以保真度为上,不要让自己多走冤枉路。有问题一定要向有经验人发问。各位初哥,欢迎加入这个发烧的大家庭。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