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视听房间的布置与器材的摆位

HiFi秀 | 2016-12-14

买回的视听器材在家中聆赏与店中不同,怎么办?家中的环境适合怎样的器材?物品怎样摆放才不会影响视听效果? 这些问题的确很烦人。视听效果良要好,不仅要有好的器材,房间的设置与器材的摆放也要讲究。以下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视听室的装修设置

(1)房间的大小与软硬调之分

国内消费者多以客厅作视听室,能单独用一室作视听使用也不在少数。做视听室的房间面积不应太小,净空面积应在10m2以上,太小影音效果会有不自然有压抑感,器材摆放和观看距离也不合理,房间中要摆大音箱时,房间高度应不低于2.8m,但也不要超过4m,因为天花板会反射声音,太高的空间由于反射音到达时间长,容易产生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较理想的视听室应是长方形,而且房间的长、宽、高比例也有一定的要求,合适的比例能减少中低频驻波的强度,最理想的高、宽、长比例是1:1.618:2.618。当然,现实中很难有这么理想的比例,一般来讲,只要不让这高、宽、长相互以整数除尽就好。

除了比例合适外,还要懂得区分房间是硬调或软调性质,什么是硬调?国内的房间多是用砖墙或水泥倒制的六面墙,这些坚硬的墙面以反射声音能量为主,它们称为硬调空间,硬调空间由于欠缺吸音物质,因此反射音波太强而吵杂刺耳,低频也会增强。相反,以木板、石膏板隔成的墙,板与板之间还有夹层的房间称为软调空间,这种空间对高频、中频和低频的声音能量都能进行一定的吸收,声音负荷量很大。这种空间由于吸收过量偶而会造成低频量感不足,但高频却很顺耳,由于聆听空间的音量承受负荷就是空间内六面墙的声音反射负荷,因此,硬调空间承受不了太大的音量,它不论是动态、声场和声像的再现都无法与软调空间相比,理想的视听室应是软调空间。

(2)减少驻波和混响

视听室的处理主要是减少低频驻波和过多的混响反射声,解决方法是放置适当的吸音材料。什么是吸音材料呢?任何以振动方式把声能变为机械能的材料或以摩擦方式将声能改变成热能材料都是吸音材料。砖墙、木板、玻璃等都是以振动为主的吸音材料,各种矿棉泡棉、布料是细孔状吸音材料。

振动型的吸音材料多是吸收比较低如500Hz以下的频段,多孔材料多是吸收较高如4000Hz以上的频率。空间内使用多少吸音材料没有一个公式表示,它与室内的家具数量、空间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大空间里需要的吸音材料要比小空间多,但如果室内已经有皮沙发或布艺摆设以及木制家具,那吸音材料用量可以适当减少。了解室内吸音材料是否合适,你可以在室内以正常音量讲话,如果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丰润感,那吸音材料使用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觉得声音很短促,甚至干巴巴的,或要更大声才能维持原来的听感,那就是吸音材料过量;如果在平常讲话时可听到尾音很长,甚至觉得环境有点吵,那就是吸音材料不够。

聆听空间内不宜只用一种吸音材料,要有几种不同的吸音材料,这样可防止某段频率被吸得过量使可听频段不平衡。平常所说的吵耳,多是4000-8000Hz的频率反射过多,可在适当地方用厚绒布、地毯吸收,玻璃纤维棉与矿纤板对于4000Hz左右的频率吸收也有效,但玻璃纤维棉外露时对健康有害,不提倡使用。8000Hz以上的频率不必过于注重,因为这些频率波长很短,很容易被室内的物品吸收或在空气中自然衰减。

其实,减少中低频驻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破坏墙面的平行,方法是在左右侧墙面上做斜向CD架或书架,也可以在左右侧以薄木板钉成如图1所示的适度的斜面,这样不但能有效降低中低频驻波,也能使中、高频声波扩散,使声音更自然。

(3)视听室各墙面的装修

听音室的墙壁一般多是前墙硬左右侧墙吸音后墙扩散的原则去装修,在5.1声道影院房间中的装修也基本一样。聆听空间中要特别注意不要用薄板来钉空腔墙或分隔空间,因为薄木板厚度多在0.5cm~3cm,3cm以上的厚度很少见,3cm板吸125Hz频率相当高,有0.28吸收率,频率越往上吸音率就越下降。板子越薄时,125Hz的吸音率就越低,但250Hz的吸音率就越高。家庭装修中,多是用2cm板来分隔房间,而且板子后面还有空腔,空腔会令吸音率增加,这使得中低频的量感更少,声音更单薄。

A、左右侧墙的作法    左右侧墙是音箱发出直射声的第一次反射地方,第一次反射音一定要做成吸音处理,经这样处理后才有助于声像定位的清晰和声音的干净,不致于让声音吵耳。做法是在音箱与聆听位置之间的侧墙上设置一些吸音材料,如图2所示,吸音的面积要有1-1.5m宽,2m左右的高度。吸音材料可用厚绒布打皱像窗帘一般自然吊在侧墙,也可用棉布包裹音棉,做成一块块的吸音体固定在墙壁上,或吊挂羊毛毯画。

假如左右侧墙做了吸音之后,声像定位变得精准,声音又不会吵,那音箱后墙(即聆听者面对的前墙)就可以不做处理。反之,那就要在音箱后墙做一些吸音处理。

B、后墙的处理   在多数情况下,为了不过于吸掉低频或让放大器功率负担过重,音箱的后墙应做得结实坚硬,这样才能将低频向前“逼”,延伸更佳。

后墙吸音的面积一般是设在左右两个音箱之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整面后墙以方木条纵横交叉钉成几个框,然后以布包裹吸音棉,塞入每个框内。制作工艺佳时,后墙可做得很美观。也可以悬挂织物来吸音,但织物应选用壁毯般的厚重才有作用。尽量不要在音箱后墙以3cm板或6cm板钉空腔,这样会吸走过多的低频,声音听起来软弱无力,不够结实干净,量感也不足。当然,这并非绝对,如空间中有125Hz中低频驻波时能善用石膏板和3cm板(两者125Hz吸音率约为0.28)来做部份墙面的钉空腔装修,可把中低频驻波吸收,使声音更平衡。

墙角特别是音箱后墙与侧墙的墙角是驻波最强的地方,如能够稍加处理,对于声音有很大帮助。既能利用空间又花钱不大的方法就是将墙角设计成书架、CD架或摆设架。用木板把那个直角如图3封起来,虽然是有扩散声波用,但这个墙角空腔也会吸收低频,有得有失。

C、聆听位置后墙的处理, 聆听位置后墙可以处理成吸音,也可以处理成扩散。很多视听室中限于空间过小只能贴着后墙坐,这时听到的声音会比较浑浊,因此除非您的系统低频不足要靠后墙反射来增强低频,否则坐椅最好离后墙0.6m以上,这样听到的声音才比较干净。但当坐位离后墙太近、反射音太强时要采取吸音处理。反之可用扩散处理使声音更自然,最好的方法是将吸音材料贴粘在扩散造型的表面上,这样吸收与扩散的兼得。什么东西可以扩散声波?任何的斜面或弧面物体都可以扩散声波,但它们的扩散频率范围受自身的弧面斜面宽度的影响,扩散板除了购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做,如图4就是设计成一格一格的专业扩散板,它能扩散更宽的频率,农贸市场上装鸡蛋的凹凸纸浆托板,也有自然的扩散效果,但它的扩散频率范围很窄。

(4)视听室的地板与天花板的装修

居室的地板多是铺大理石、瓷砖或木地板。从材料来看,木地板最有利于声音,视听室用木地板装修时,只要木板直接牢固地铺在水泥地板上,其特性与水泥磁砖的地板差不多,对于声波只有反射作用,吸收低频的能力很低。但如木地板被架空钉成空腔后,不但会容易引起振动,而且对于100Hz以下的频率也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在架高地板的房间中应使用较大型的音箱。在经验中,二三十平方米铺架空木地板的房间用10寸低音单元的音箱得到的低频并不少。其实,低频量感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聆听空间把高频反射得太多,使你无法开大音量听,小功率放大根本就无法把原有的低频“逼”出来,造成全频量感失衡。

铺磁砖的地板易清洁,但这样易造成高频太吵耳,解决这问题方法是在磁砖地板上铺上一块约2~3m2的厚地毯,决定地毯位置的方法是让地毯在音箱与聆听位置之间移动,一直找到高频最不吵耳的地方即可,另外还可采用天花板吸音处理。天花板最好是吸音与扩散兼具,不然只有硬调的扩散或全部软调的吸音会令声音高频反射音会太强或太弱。这里推荐的天花板的做法有三种:

A、轻钢架加矿纤板设计,它对于抑制过多的室内混响和高频很有效,但无任何扩散功能。B、小片弧面板扩散兼吸收设计,具体做法是取每片长为50~60cm、宽为30~40cm两端弯起的弧形薄板,如图5所示,在弧片向下的一边贴上PVC纸,内凹那一面粘上泡棉或吸音棉(不能用玻璃纤维棉,以免影响健康),这种设计可以兼具吸收与扩散,而且不会形成空腔吸中、低频。在天花板上钉木条,把薄板一片片固定上去。不必粘满整个天花板,可选天花板的中间与聆听位置上方先做,效果不明显时再继续扩大。想扩散的频率不受限于弧片的面积的影响,可用多种不同规格的弧面板。C、里面采用吸收与扩散设置,外表绷布的设计 ,这种设计很美观但费时,先在天花板上安放吸收与扩散兼具的材料,然后再打格子,用美观的布绷紧遮住,这样一来,既漂亮又实用。


(5)视听窗的门和窗的处理

良好的视听室要有一定的隔音功能,以防止室外的噪音传进室内,或防止室内的声音传到室外影响他人。视听室使用的门和窗要求有一定的隔音和吸音功能。由于质量越重的物体隔音性越好,因此应尽可能选厚重的门。门的结构好坏是影响的隔音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门与门梁"接缝"的处理也不容忽视。现在市售的正规防火门有一定的隔音功能,它们内部都填充有吸音作用的防火或保温棉等材质,门边的密封胶条也起到隔音的作用。

窗分为固定式与可动式两种,可动式又可分为横拉式及推开式两种。窗框与窗扇本身的紧密程度会左右窗的隔音性能,在这几种窗中,固定窗紧密度最佳,其效果也最好。其次是外推开窗,最后是横拉窗。普般窗户多是用5mm厚度的透明玻璃,视听室的窗子可采用8mm左右的透明玻璃,有更高要求时可考虑(5mm+3mm)或(5mm+5mm)的胶合玻璃。另外也可考虑采用售价较贵的双层中空玻璃隔音窗来提高隔音性能。为了改善门窗密封性,在对门窗处理后,应在门窗处挂上厚重织物,以减少声波的传播强度。

(6)其他

在影院5.1声道重放环境中,为了降低吵杂的感觉,同时得到良好的定位感与环绕包围感,适当增加吸音材料是有必要的。另外,声音的扩散很重要,它能让整个聆听空间都有均衡的声压,其实,家具在房间中是最自然的吸收、扩散体,为了使各处声压较均衡,视听室中应放些皮沙发、木桌、木书架、音响架和盆景等等,但不要放对声波反射太强的大玻璃柜和易引起振动的金属画以及轻质的摆设物陈列品,而且摆放书本或CD碟时也不要整整齐齐或装得满满的,让它们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才会增加反射面而有扩散作用。

家庭影院除了要考虑听音效果之外,还要考虑视觉效果。任何杂散光都会影响视觉欣赏效果,因此家庭影院环境应装有深色的厚重窗帘或遮光型百叶窗,以提高画面的对比度。为了便于操作,可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吸顶灯,最好不使用日光灯,因为它的镇流器交流声会对听音环境产生噪音干扰。灯光的控制也很重要,在古典音乐欣赏中可将灯打开给人以辉煌感;聆听轻音乐时,灯光宜暗些,以表达出那种轻松宁静的气氛;听人声时可关灯让人细听冥想演绎者的心灵。 

在对家视听室进行总体设置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对视听室环境进行美化,如左右侧墙挂贴一些厚绒或毯画,屋顶天花板处悬挂枝形吊灯改善反射特性,音箱的后面悬挂一块厚重的帘幕,在吸音之余也给人一种面对舞台的感觉,也可摆设一些与音乐内容有关的艺术品或乐器,如一把小提琴、一个手风琴或一个仿唐三彩等会给人很多遐思,增加艺术气氛,同时适当摆设一些常绿的观叶植物,能使人心情舒畅。


二、器材的摆放原则

房间好后,是不是就可以随便选用音响器材呢?不能,因为不管你怎样设置,每个音响空间都会有自己的声音特质,举例说空间大小不同也要搭配不同尺寸的音箱,只有找到适合这些空间特质的器材,整套组合才能发挥其功效。否则小空间配大音箱、或大空间用小音箱都会带来很大麻烦。音箱过小时,会过度的驱动音箱才能得到一定的低频能量,但这时已引起音箱严重的失真;音箱过大时,又要消化过多的声音能量;组合声音太明亮、偏硬时,不适合硬调空间使用;组合声音过于柔和时,就要注意室内不要吸音过度。从这些经验之谈中,读者可举一反三,选择适合自己空间特性的器材。

房间处理好了,器材也选好了,但器材怎样摆放才合理呢?在很多朋友的家中,器材摆位不合理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放CD唱机的层架不平或不牢固,功放层层推叠摆放、音箱太靠墙或摆在地柜上等等。要知道简单地将一套音响连接在一起并不能发挥出最佳声音效果。

    (1) 器材的摆放基本要点

在对讯号源(CD机或DVD或LP等)的摆放中,在机子下面垫一块厚实的花岗岩板或坚硬的厚木板,再用三~四个木质或金属材质的避震钉将机子支承起来。这样,由于脚锥与石板或木板接触的面积太小,在机子重量不变下,压强增大,机子必定很稳固,能大大减少外来的振动影响,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放大器的摆位也应摆在平稳的层架或板材上,如果是分体功放,那前级和后级不要堆叠放置,这样不但能保证后级的散热状况良好,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彼此间的震动和变压器所造成的磁场影响。

器材摆位中最重要的是音箱,音箱的摆放可直接影响到低频质量、中高频清晰度、音色平衡度、音像定位、音场深度和宽度等。为了达到良好的音效,可能需经过反复甚至几个月的试验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音效良好的音乐厅多是长方形型设计,这样由于侧墙的反射音到达人耳时间较短(过短也会造成,否则高音能量过强),所以发声主体的定位与细节容易分辨;如果舞台过宽,两侧距离太远,反射音的时间太慢,声音就会朦胧不清。因此,音箱应摆在长方形房间中较窄的一边。除非侧墙的反射音太强,或者两侧墙条件相差太远,易造成声音失衡,否则把器材不应摆在较宽的一边以免增加调整难度。

音箱与听音者之间的正确摆位应如图6所示的正三角形,影院多声道中的主音箱摆放和立体声重放中的摆位基本相同。

A、音箱的摆放高度和发声面朝向

一般来讲,音箱高音单元的高度应与聆听者坐在椅子时的耳朵高度相同,这时你会感觉到声像更清晰、音色与定位更准确。这在使用书架箱的情况下较易达到这个目标,书架箱应避免放在台椅上,要放在专用的脚架上才有基本良好的效果,对脚架的要求是:牢固平衡、有一定的重量、脚架高度应以放上音箱后聆听者坐下时的耳朵和高音单元平齐为合适。但在使用落地式音箱的环境中,音箱的高度较难控制,除非你更换椅子。

音箱的发声面轴线指向是摆位中较重要的问题,很多人习惯将左右音箱平行摆放,让两音箱的前面板即发声面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但如果左右音箱的前障板与后墙处于平衡面时,实际上到达我们耳朵的声音已偏离散中轴线,此时的高频会下跌几个分贝(dB)左右。此时,高音虽然较顺滑不刺耳,但中间音像定位比较模糊,空间感较差。

当将音箱的发声面稍转向内侧即对着聆听者时可改善这些情况,如图7所示,当向内倾角度合适时,聆听者可听到更多的高音信息,声场也向前凸出更鲜明,音像的定位感也得到改善,立体效果更好。但这个向内偏角度要适量,角度过多时,音场和音像定位虽然十分出色,但也会造成高音过多。在摆位中正确的向内偏转角度是使中轴线在听音位置前面的约0.5m左右处交叉,当然不同音箱因特性有差异向内偏转,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讲,这个角度控制在15º左右。左右音箱向内偏转角度应当相同,但当房间左右家具摆设或吸音扩散都不同时,会令左右音箱的向内偏转角度有所差异。读者可以自己作一些尝试。

B、音箱与前后左右墙壁的关系

后墙离音箱的距离远近会对整个频域特别是低频有很大的影响,它对低频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放大器”,因为音箱靠近后墙时,声音的直射波与反射波都较强,两者叠加后音量得到加强,使低音的音染也将加重,此时达成的音场深度也不够深。同样,音箱放在墙角时,墙角会将号角单元一样使低音被过度放大夸张,低音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但此时的声音却十分混浊,让你听不到正常低音本来具备的信息。 因此不管音箱与后墙是要紧贴还是要保持距离摆放,它们都必须与左右侧墙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一定要远离墙角。根据这个特点,音色较醇厚的音箱或倒相孔开以后背板上的落地箱要求离开后墙1m以上,否则重放的声音会过于厚重。我们也由此知道,把一些声音过于干瘦的音箱适当靠近后墙靠近墙角处摆放可以稍改善低音不足的问题,能取得较为自然的音色平衡度。

除了特殊要求外,音箱特别是落地式音箱或后置倒相孔音箱需与后墙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就会因低频被过度提升而轰轰作响,声音变得混浊不清晰。为达到这个目标,音箱可粗略放在房间长度的1/3左右,此时,驻波很小,同时在脚架与音箱中间使用一些,如工业用的橡胶垫、钉脚等垫材让低音更紧密干净凝集,此时驻波会更少一些,如仍不满要求,音箱就要继续往前移,聆听位置也要前后移动作尝试,以找到驻波最小的那个点。

音箱过于靠近左右两侧墙壁时,会因反射声加强音量,特别是低音加强,此时会影响中场定位的清晰程度。如果在摆位时限于条件要将音箱靠近后墙和侧墙,那一定要克服侧墙及后墙引起的强烈反射声,具体方法是利用吸声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减少墙面反射声对直射声的过度干扰。

C、音场的深度与宽度

在正常情况下,音场的深度与音箱离后墙的距离成正比,要取得良好的声音平衡度和兼顾音场宽度深度,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应是房间长度1/3左右,而聆听者位置应在房间长度的2/3左右,音箱离后墙的距离和离侧墙的距离不能呈相等关系。声音场宽度与两个音箱摆放宽度和它们与侧墙的关系有关。两音箱越靠近或内偏转角度越大时则音场左右展开性越差。但内偏转角度越大时声场内的声音密度越高且聚焦更佳,音场也较深。反之当无内倾角或角度较小时,音场会变得宽阔但深度不足且音像密度降低,低频聚焦较差但低音更为松柔。

想取得好的声音效果,聆听者位置与左右音箱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同时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应该比它到听音者的距离要近些,否则听音乐时就感到中央的声场较空虚。但左右音箱之间的距离究竟应多宽,如考虑兼顾音像与音场的质量,一般为1.5~2m左右,两个音箱的距离加大时,音场会更宽阔,但距离过大时,左右两侧墙的反射声波过大,会直接干扰中间音场,使整个音场尤其是中间的音像定位模糊、不准确,音箱间距过小时,音场又太窄。

    (2) 家庭影院五声道音箱的摆放

除了主置音箱的摆放与立体声左右音箱基本相同时,中置音箱、环绕音箱、超低音箱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讲,中置音箱应放在显示器屏幕下端,但尽量不要放在地板上,应离地0.5m左右或将中置箱的发声面稍向天花板倾斜,以达成流畅的音效。环绕箱一般放在聆听位置后墙或侧后墙约1.6m左右的高度。

要注意的是超低音的摆位,虽然理论上认为低频没有方向性,但超低音事实还是具备一定的指向性,考虑到管弦乐团的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是在右边的,因此只使用一个超低音时最好放在前声道偏右处,如用二个超低音,最好把两个超低音各摆在左右前声道音箱的内侧。

在多声道影院视听室的设置中,有的朋友把5.1声道的音箱都镶在墙里,这种设计看起来比较干净,但此时的音效有点怪怪的,而且使用者在作这样的打算时应先考虑今后是否更换音箱,使用时会不会共振,如在看电影听音乐时会听到墙板共振的杂噪音,那就麻烦了。另外,音箱镶入墙面的设计虽适合看电影,但并不一定适合听纯音响多声道(SACD/DVD-Audio)。因为,它们要使用五个以上的相同音箱,而且音箱摆放的高度最好约120cm,前声道与聆听者的角度是30º,环绕声道与聆听者的角度是110º,中置声道当然是0º正对着聆听者,聆听者的位置要在五个音箱围绕的中心点(如图8所示),这种摆位肯定不能够把音箱镶在墙里。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