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乐应该有着一颗广博的心以海纳百川,陶冶情操,我想这也应该是音乐创作者们本来的愿望吧。作为一个音频爱好者,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无疑是所谓“玩”的重点。
引言:
玩音乐应该有着一颗广博的心以海纳百川,陶冶情操,我想这也应该是音乐创作者们本来的愿望吧。作为一个音频爱好者,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无疑是所谓“玩”的重点。但是在从事音频设备的评测工作以后,笔者时常会看到一些所谓的“经典论断”。笔者一直认为声学这种东西实际上并非玄学,所有的声学现象也必然有其规律可循。我们讨论的问题应该更多的放在设备成音的原理层面以及音乐性的艺术性方面,而绝非那些靠不着边际的想象出来的东西。
在笔者看来,目前音频讨论的氛围实在太过浮躁,讲求科学,讲求技术性、艺术性的东西太少。一些所谓高手太过自负,论点常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过度的主观性。而一些初学者由于对音频知识的不了解而盲听盲从,更是助长了此类“歪风邪气”。在这样的土壤下能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氛围呢?
在读到下文后,我们颇有感叹,觉得有必要引来与广大音频发烧友探讨,当然作为一家之言,在一些该文作者没有经历过的地方,作者的看法也不一定客观,但是全文的整体观点依然相当值得大家借鉴。
以下原文:
谨以此文给广大发烧友参考
在音响发烧方面,我只是一个新手。由于性格和银子的缘故,我发烧更多的是纸上谈兵。为了少走弯路,我阅读了不少音响书籍、杂志,但是我发现自己越看越糊涂了,因此我在发烧之门外徘徊了很久,不敢贸然进入。
任何物理现象都该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以理服人是最重要的。如果暂时总结不出理论,那么首先就要利用事实证明该现象确实存在。比如在常压状态,零度以下,水会结冰。像我这种低水平的人没法从物理方面做出精确解释,搞不懂原理,但是不妨碍我相信这种现象的存在。同样,如果对音响设备做了什么改变,导致音质发生了变化,就要用实验来确认,用事实来说明。很多文章大都不肯屈尊讲一下道理,总是用“资深烧友XXX和XX听了之后,一致认为......”来说事儿,这就让人越看越不服了。
如果一个物理现象,只有你一个人能够感觉到,那么这个现象是否存在大可商榷。在科学界,科学实验要具备公开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如果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宣布:“在某某条件下某某事物会如何如何”,任何人都无法按照你所公布的条件来重现这个实验,那么,这个结论是不会被大家承认的。
同样,很多器材评论都缺乏以上条件,比如,更换线材对声音会带来改变,但是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呢?应该是在多位听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多套线材随机更换,让每位听音者填写表格,以我国在音质评价上的标准用语,按一定分值进行评分,用数据来说话。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就像炒菜一样,可能你觉得咸了,他却觉得淡了。要使得到的结论对大多数
人有实际意义,就得加大取样范围。如果只是一两个人的评论,就算是再著名的“金耳朵”,参考意义也不大:因为你的耳朵不是他那么长的,你的脑子不是像他那么想的。
另外有很多朋友追求美好音质的精神让我佩服,但是采取的方法让我实在难以理解,让我反复问自己:如果这些做法是对的,是否说明我这种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配涉足发烧领域? 音响器材与主观感受
比如,在很多杂志上许多朋友大谈“CD机下面加了三个铜脚锥后声音就是和原来的木脚锥不一样!”和“功放的下面用了几只美国进口的橡胶脚垫后,声音好得多了!”之类(省略若干澄澈、通透、甜美、结像力之类的形容词)。我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于是乎心悦诚服,击节赞叹,对各位烧友的耳朵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看了很多篇此类文章之后才发现,各位烧友对声音的改变一律只有听感的描述,没有任何理论解释。好,就算是您还没把理论总结出来,但是总得让事实说话吧?持这种观点的朋友,您有没有做过盲听实验?请几位所谓的“金耳朵”坐在一间听音室里,音箱在听音室里,功放和CD机在另外一间屋子里,播放同一曲目,通过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决定是否在CD机和功放下面垫东西,试100次,看看每一位的正确率是多少。如果只有50%左右,我不靠耳朵听,光靠猜也可以办到。如果觉得100次太多,30次也可以,但是不能太少,否则偶然性太大。 如果哪位高手对器材做了什么改变,有感受打算写出来的话,我希望文章中有以下几点:
一、 采取的措施
二、 改变的原理(即该种改变为何会对音质造成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三、 听感的描述
四、 实验科学性的证明。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任何条件的改变都会对声音造成影响,即使只在CD机或者功放下面加几个角锥,最起码也是改变了听音室内的空间状态,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改变是否能够被人耳分辨出来。
音箱是个喇叭与箱体的组合,喇叭是音源,箱体是共鸣腔,不同的脚架或者脚钉因为和音箱箱体的接触面积、方位的不同和制作材料有差异影响了箱体的振动,从而对发声产生了影响,这个道理可以理解。众所周知,歌唱家的身体就是一件乐器,也是一个大的“音箱”,但是如果哪位朋友说,帕瓦罗蒂穿着皮鞋与布鞋演唱的“音效”不同,而且能够听出来,我就不敢苟同了。
如果说CD机和功放下面加三个脚钉真可以改善音质的话,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厂家直接出售3只脚的CD机和功放?好像也没有哪个厂家把脚钉当作CD机和功放的标配出售?我怕是因为自己见识太浅,又特意去请教了一些器材店的老板,他们很谨慎的告诉我:“不敢说没有,但是99%的CD机和功放都是4只脚的。我们见过的最多的原配有3个脚钉的器材就是炒菜用的铁锅。”
也有朋友说CD机下面加脚锥是为了防震,从我本人目前掌握的知识来看,家用CD机只要放在一个基本水平的面上就可以了,根本无须防震措施(除非地震或者CD机在放音的同时在做剧烈运动)。普通电脑的光盘驱动器,身处在一个做工很一般的铁皮箱子里,箱子里最少有一个电源风扇和一个CPU风扇在转动,至少有一块硬盘在转动,工作在如此“恶劣”环境之下的CD-ROM,整张盘的数据读取下来,一个字节都不会错,说明光头读取数据并不需要很高的要求。有的朋友提出,计算机的CD-ROM和CD机的纠错方式不一样,因此CD机转盘的优劣对音质的影响极大。我没有做过实验,没有权利乱说,但是有没有人找一找音频CD的白皮书之类的,看一看音频CD的纠错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误码?规定误码率是多少?是否能够被人耳察觉?
我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实在搞不懂CD机的所谓“时基抖动”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无法在正确的时间为解码器提供数据吗?误差的时间范围有多大?多少毫秒?还是多少微秒、多少纳秒?有多少纳秒的误差将会导致什么结果?顶级机的抖动是多少?普通机的抖动是多少?有没有具体数字?到底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没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生产厂商根本不想为这个问题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
当然,大多数烧友家里不可能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测试,但是切断心理暗示的各种途径,自己坐在那里蒙住眼睛听音,找个朋友用几套线材来回换换(甚至假装换线,而只搞点声音出来),听上几次,看看是否能听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不难办到的吧?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位听者听不出几种器材之间的区别,那么对于这位听者来说这些器材就没有区别,选择便宜的即可。有区别,还要能听出来才算数。
有些朋友发烧的热情很高,平时天天抱着杂志看,或者上网聊天,没有太多机会实际接触贵价器材,就算偶尔接触,也很少有同时比较的机会,一旦和某种器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就“惊为天人”,到处大谈感受。须知听音的感受不但和设备、听音环境有关,和听音者的情绪、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生理条件等等关系也很大,如果不是当场对比,那么感受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就很难说了。对自己不熟悉的器材发表看法就像评论自己并不不熟悉的人,难免走眼。
经常接触计算机的朋友应该有感受:身边有个专家很好,但是有个菜鸟级的电脑发烧友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了。他们的特点就是热情如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多数知识来自书报杂志,脑子里有一大堆所谓“秘技”,对高配置的机器有深厚的感情,甚至达到崇拜的地步。看到任何人的微机都觉得还有优化的余地,不但动口,而且勇于动手,至于引起什么后果往往出乎大家的意料。如果拜托他们来为你组装一台微机,十有八九会是一堆他的“梦中情人”的组合,至于实际效果,关键要看运气。现在发烧界也存在这种现象:很多烧友有热情,乐于助人,也不是某某的“托”,只有一点: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比较,看法不客观。把多少万元以下的器材统称为垃圾,更是这些朋友的口头禅。
从我的观察来看,真正高水平,有修养的烧友往往开口十分慎重,惜言如金,生怕贻笑大方,总是随便发表看法的大多是我这样的菜鸟(就象新司机总是渴望开车一样),一有点感受恨不能发布到全世界。不光发烧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这就是现在报纸杂志上的高水平文章并不太多的原因。
我朋友的母亲是评酒师,评酒的过程是很严格的,很多种酒都统一包装起来,从外观分不出牌子,避免倾向性,品酒前不许吃这个、不许吃那个、不许感冒之类的,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都是同一时间,同一批人进行评测,根据标准打分。而且在品了一种酒之后要清水漱口,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品下一种,另外不会一天品很多种酒,以免影响判断。当然这些人的个人偏好、口味会对分数有影响,但是由于参加品酒的人很多,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影响不大,结论还是比较客观的。
酒的情况和Hi-Fi器材有些相似,各种各样的酒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达到了一定质量水平之后,除了同种类型的酒可以互相比较之外,其他情况下基本不具有可比性。哪位敢说白酒比啤酒好?黄酒比红酒好?
器材与听音环境搭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好像很少有文章涉及,就是听音环境和器材搭配的问题。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一定要笑死了——谈论这个问题的文章数也数不清,你是不是傻呀?慢来,我看到的文章不少,但大多都是谈论如何改善听音环境以取得更好的听音效果的,很少有涉及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保障听音效果的文章。
我家里的组合是一对丹拿的听众50和一台ONIX-A60,CD机是马兰士CD17。可能在某些烧友眼里我的器材不值一提,但是我现在苦恼不是音质方面的,而是音量方面的:我的音箱是书架箱,功放力度也不算很大,但是在我的15平米房间里面音量旋钮从来没有超过9点——音量一到7点半左右,有时是8点(要视播放什么音乐而定),第一个出来反对的人就是我妈。到了九点,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低频震得地板都抖(我家是预制板楼)。我在买音箱和功放的时候在听音室里以同样音量听起来效果绝对没有如此惊人。我真得感谢北京久谊音响的那位老板,在询问了我的听音环境之后,没有按我原来的意思卖给我更贵的听众70和ONIX A120(如果当初我买了70和120,旋钮到了9点时有什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是推荐了现在的这套设备。
在一个周四的下午三点,我妈没有在家,我用10点钟的音量欣赏了一下《阿姐鼓》,当朱哲琴唱完第一遍八字真言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件音色很熟悉的乐器加入了演奏,声音绝对100%的保真——我楼下的邻居开始用暖气管子给朱哲琴伴奏。
隔壁的邻居在和我妈聊天的时候也开始有意无意的谈到:“我家孩子也有一套音响,但是我从来不让他们开大声。”看来我的器材真的已经人人喊打了。
我个人认为在现有住房条件下,选择器材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听从专家的意见,尤其是国外的评论。国外的居住条件和国内的绝对不能相提并论,一味的强调某些音箱的低频够不够有力、下潜够不够深、功放力道够不够足,对大家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很难说。以国内普通烧友的条件,很难和试音室的听音环境相比,就算哪位烧友有钱买大房子,客厅面积可以超过30平米、可以四壁软包,可惜楼板厚度不会随着房间面积的增大而增厚,楼上楼下怎么办?有几位烧友敢把每声道100W的功放老是放在10点钟听音?那些评论文章老是说某某功放推某某音箱音质如何如何,可是怎么没见哪位说说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多大音量?某些贵价器材好是好,但是在同样音量情况下的表现可能还不如某些小功率的低价组合。性能好要看在什么地方用:把一级方程式的赛车放到北京的大街上,开起来可能还不如一辆普通夏利——先不说路面够不够平,恐怕一脚油门就得来个追尾,老得小心翼翼,都跑30公里的时速,开赛车得多难受呀?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得考虑一下实际情况。
对器材的评价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看了很多文章,读遍全篇,只得出一个结论“某某情况的描述来自于某某人的主观感受”,看的我欲哭无泪:“又白看了,买杂志的钱又白花了!”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客观事实。
有人可能会说:“听觉是一种感觉,不可能人人一样,音响是一种技术,但也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不可以完全用科学来解释的,不能拿指标套。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感情问题,比如恋爱中的情侣的行为,同样不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话原本不错,但是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小伙子觉得一个姑娘在喜欢自己,“心中窃喜、没事儿偷着乐”是可以的,和知心朋友聊聊这种感觉,征求一下意见也是正常的,但是要是把这种感觉当作一个定论去到处嚷嚷“某某某喜欢我!”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的电视剧都经常打上一个“本剧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们的某些文章作者是否也应该在文章中注明:“本文纯属作者个人主观感受,请读者不要当真。”
某些评论文章对器材的评价完美得简直像悼词,让人听了之后怀疑:“躺在那的人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吗?”除了最后有时轻描淡写的说上几句:“毕竟是一对书架箱,低频的量感不如落地箱”或者“××方面再××一些就更好了,但是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不是这个价钱了”之类算不上缺点的缺点之外,全篇的溢美之辞,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跑到商店,把他们评价的器材都搬回来,无论买了哪种都算是拣了大便宜。而且看这种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任何器材都一视同仁,要是把十篇八篇这种文章都放到一块,简直看不出来那些器材的差价有什么道理:甭管什么价位的器材都一律是那么完美,他们价钱上的差别到底体现在哪了?
对音响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感受,是完全私人的问题,别人无权对此说三道四,但是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文章给别人看就要格外慎重了。须知,绝大多数初哥都是非常厚道的,经常把杂志上的文章当作采购指南来看,稍不留神就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衷心希望某些烧友“口下留情”。
1、没进过音乐厅的“听音大师”
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一场由南方某著名“听音大师”主持的一场Hi-Fi器材演示会(实际上是某厂产品的推销会)。大师自称听Hi-Fi多年,特别注意定位、声场、解析力等,并告诫发烧友们要“多练耳功”。但“大师”当场为演绎器材使用的大都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发烧盘”——张学友、蔡琴、大眼妹之类的“声乐”,加州酒店之类的摇滚乐,以及与Hi-Fi一点沾不上边儿的电钢琴等,本人耐着性子听了几张,感觉这套器材在表现流行歌曲、电子乐等方面还可以,听不出什么大毛病,后来应听众要求,播放了几张由发烧友听众自带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合唱幻想曲》等西方古典音乐唱片,这套Hi-Fi器材马上不Hi-Fi了:钢琴声明显失真;唱片里那架几十万美元的“斯坦威”连降数级,颇有国产低档钢琴的“水果糖味儿”,小提琴带有明显的声染色,好听但不保真,那把“瓜奈里”琴的琴弓上好象抹的不是松香,而是蜂蜜,那种甜的发腻的感觉叫在座的几位来自交响乐队的发烧友大摇其头。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整套器材左右声道接反,小提琴组与大提琴组来了个大换位,可谓声场大乱,定位全反,然而,“大师”全然不知,还在大讲特讲这套器材定位如何准确。按说“大师”耳朵并不差,可以听出演员口型大小:××是血盆大口、××是樱桃小口,甚至可以听出线材的含铜量和脚钉的材质,可惜的是“大师”对音乐的最高形式——交响乐与交响乐队一无所知,恐怕一辈子也没进过音乐厅,要不然怎么会把酒巴音乐家克莱德曼当成浪漫主义钢琴大师了呢,怎么连交响乐队在舞台上的排列摆位都不知道呢?
2、主治“发烧疑难杂症”的“偏方大夫”
笔者一位老战友,80年代初期定居香港经商,日前回国探亲,战友见面甚是亲热,由于当年我们在部队一块装过胆机土炮,话题自然落在发烧经上,听完我那套“不够档次”的“洋枪土炮混合器材”(声雅放大器、金琅音箱和马兰士CD机),战友立即给我开出几味可使器材连升三级的“偏方”,并声称,这些偏方均来自权威音响杂志,保证药效奇灵:处方之一:用朱元璋老家凤阳县明代旧城墙上的一块砖头,压在马兰士之上,立即克服数码声过重的缺点;偏方之二:用水晶石脚钉三颗置于功放下面,其中一颗放在变压器之下,保证功放连升三级,虽比不上“马克·列文森”,但赶上“金嗓子”没问题;偏方之三:将CD唱片用照相机闪光灯照射十五次,然后放进冰箱冷冻三小时,16比特变成20比特,盗版超过正版;偏方之四:用橡皮榔头将音箱从后到前,从下到上一通敲打,高音甜美,中音丰富,低音强劲,音箱能与B&W801一比高低。偏方之五:用60年旧“的确良”军装撕成布条,包扎线材,音场更宽,定位更准,音色更美。五味偏方各司其职,君臣互补,省钱节能,何乐而不为之呢?
听完老战友一通高论,本人目瞪口呆。
我在聆听“听音大师”主持的演示会过程中,感到他对器材满内行。专业术语一串又一串,本人也只能听个似懂非懂,问题在于“大师”没进过音乐厅和歌剧院,全凭使用高档器材播放流行歌曲、摇滚音乐练就了纸上谈兵的耳功,主观随意性太强,因而闹出左右声道不分的大笑话,理由很简单———远离了音乐。我的那位港商战友是电声专业的近亲———专业无线电出身,但从他给我开出的偏方看来,此君已走火入魔,远离了科学。
3、高保真在哪里?
国际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正规的音乐厅或歌剧院演出交响音乐、歌剧、芭蕾舞等是不允许借助任何电声设备扩声的,所以,听众在这种听音环境中听到的只有来自舞台的乐器声、人声和噪声;来自观众席的噪声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射声(在录音棚里少了来自观众的噪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保真”。而摇滚乐、流行歌曲正相反,它们只能通过电声设备来美化、修饰、放大,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在现场就无保真可言了。日本、韩国、中国(包括港台)以及东南亚一些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度,是世界上最大的Hi-Fi器材市场,这些地区的音乐爱好者享受不到欧美地区听众随时欣赏现场音乐会的耳福,有些中小城市包括港台地区的发烧友恐怕一辈子也没机会“品尝”现场交响音乐会或室内音乐会的“原汁原味”的“西式音乐大餐”,多数人只能通过唱片和器材“品尝”“音乐罐头”。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想把欧美一流交响乐团或室内乐团搬回家,恐怕只是天方夜谭,假设你的器材和唱片都能做到100%的Hi-Fi,但放音时同时又加入了你所在环境的反射声与噪声,“高保真”已加入了“添加剂”,已无原汁原味的可能了,所以,本人认为,高保真在音乐厅、在歌剧院、在录音棚里的古典音乐之中。那种经过电声放大的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流行歌曲在它们的现场只能是“高保假”。 正是没有高保真,才有这么多的厂家与烧友在追求它,这是爱乐发烧的最大魅力,有一则西方幽默很是耐人寻味:厂商甲在推销他的食品流水线时声称:“我这条流水线极为先进,把一头牛从前门赶进去,一按电钮,后门出来的全是可口的牛肉罐头!”厂商乙则宣称:“我的流水线更为先进,如果您认为罐头不够鲜美的话,可以从后门处倒回去,一按电钮,前门出来的还是那条牛!”,如果把厂商甲的宣传比做是制造唱片的过程,从现代技术角度上看,完全是可能的,但把厂商乙的宣传比做是在家中通过器材还原音乐的话,则完全是不可能的,那条牛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要能回来,就是“吹牛”了,发烧友们对Hi-Fi的追求,实际上在加工这盒牛肉罐头,说的高雅一点,追求Hi-Fi,如同摄影师拍照,画家作画一样,是对美的追求,是对艺术的再创作,音响发烧里边既有科学又有艺术,其中包括了声学、电声学、电子学、材料学、建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和有关艺术方面的诸多学科,烧友们应该清醒理智一些,多学勤练,精打细算捂紧钱包,好钢用在刀刃上,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享受,以求得一个与音乐厅现场演奏相对接近的“近似值”。
4、掌握一些音乐常识,到音乐厅去修练耳朵
追求高保真,首先要知道“原汁原味”(这个词儿也不准确)。发烧的目的,是为了听音乐,花成千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购置器材,天天在家听什么摔玻璃、砸瓶子,还不如到废品收购站去,那儿摔瓶子的声音绝对是Hi-end级的。我的体会是:一是要阅读一些音乐史,了解一下音乐怎样从古代人的嘴巴和手掌进化到现代交响殿堂的,了解一下各个历史时期大师们创作背景、经历和风格;二是了解或掌握音乐的要素、织体、结构、曲式等;三是了解当代著名乐团、指挥、演奏(演唱)大师的特长与风格,以上为“看音乐”的过程,不一定能全看懂,但读起来其乐无穷,通过这些,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经典音乐长盛不衰,而流行音乐朝生暮死了。四是多听现场,到音乐厅去感受“高保真”,没听过现场的朋友不仿“出点血”听一场现场演奏的“命运”交响曲,那种夺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任何艺术形式也做不到的。通过听现场,还可以非常直观地感觉到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到底是什么音色,整个乐队是什么音色、交响乐队、室内乐队在舞台上是怎么摆位排列的,什么叫双管制、什么叫四管制、交响乐队的不同编制是如何做到整体音响平衡的,所谓声场、定位、解析力、穿透力、动态范围等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大学声学系的教师们,经常把学生们“轰”到音乐厅去练耳朵,恐怕也是为了叫他们通过艺术去体会真正的“高保真”。
5、改造听音环境,建造自己的音乐厅
世界著名音乐厅歌剧院都是符合建筑声学要求的,吸声、扩散、隔音、防震等均做得十分讲究,正常条件下的交响音乐会、歌剧、室内音乐会是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的,传到听众耳朵里的声音不包括“电声”,专家们经常告诫发烧友,良好的音响系统必须在声学特征合适的房间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国内知名的音响专家,他们的器材都不够“发烧”然而却很好听,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房间“发烧”,如果把一套顶级器材放到浴室或棉花仓库里,肯定大打折扣,烧友们为脚钉线材大把花钱,还不如在改造房间声学环境上下功夫,这才是发烧的高级阶段,房间的尺寸不好改了,但使用了硬木地板,四壁抹有灰层,再适当调整一下家俱的位置,在适当的位置挂上油画、壁毯,增减一两个装饰物等等,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合理搭配器材、组建“迷你”交响乐队
用音箱、放大器、CD机这三大件再现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乐器的交响乐队,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又是烧友们梦寐以求的,越高级的器材离Hi-Fi越近,这是真理,但问题却是两方面的,一些器材搭配在一起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里不但有“耳功”高低问题,还有个人喜好的问题,于是在发烧界流行各类“搭配原则”,我看叫搭配技巧还可以,叫“原则”不合适,明明是代理商的商业炒作,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原则了。前几年有人称“天朗”加“金嗓子”为“绝配”,几年以后,又称“卓力”加“金嗓子”为绝配,既然都叫“绝配”了,怎么又出了“新配”?我认为没有统一的原则,在练好耳功的前提下,自己觉得好听足矣,常看一些文章说××器材搭配不当造成声音难听,“金属味”太重或“木头味”太浓;××器材搭配得当,能发出天鹅绒般的声音,笑话,交响乐队的乐器除了金属就是木头(或合成),哪位听过天鹅绒的声音,难道是幕布在歌唱?如果非要说原则的话,我的原则就是“好马配金鞍,瞎驴配破磨”。一套器材好比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在整个系统中,最短的木板是音箱,从技术指标上看,音箱最差,西洋乐器中的钢琴、低音大管的低频下限可达27Hz左右,管风琴更低,但家用音箱能做到40Hz就不错了,所以一些资深烧友都是以音箱为中心进行搭配,这是科学的。像被商家爆炒多年的罗杰斯3/5A,用多么高级的放大器,也表现不了交响乐队宏大的气势,在听音环境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高素质的落地箱(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再高级的落地箱,也是人造出来的,体现了设计者自身的音乐修养、听音爱好和商业取向,不可能100%的Hi-Fi,不过只更加接近Hi-Fi而已)。然后按照性价比对等的要求和自身的爱好去选择放大器和CD机。
7、科学理智发烧,远离玄学与神话
港台地区的一些财大气粗的发烧友,在购置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后,仍感到不满足,为了能找到摔碎的瓶子的每个碎片的准确落点、为了判断蔡琴唱歌时的准确年龄,为了“拳拳到肉”、“耳朵出油”,开始构筑一个全新的学科——“音响神学”或“Hi-Fi玄学”,各种论文应运而生,什么《试论秦朝砖头对提高CD机声道分离度之影响》,什么《浅议音箱外皮颜色对阻抗曲线的改变》、什么《紫檀木脚钉对加大功放电流之作用》等等,一些“发烧高招”、“技术”、及产品相继出台,什么用真丝包装的避震砖、CD神油、CD神膜、CD神笔;什么唱片冷冻术,功放敲打术,线材照射术;什么带有方向性的印刷线路板(连左右声道接反了都听不出来,楞能听出线路板的方向性?),等等都来了,这些与科学、艺术均不沾边的东西确实有人相信;制造音响神话的人出于什么目的,本人不得而知,而倒霉的是相信音响神话的人,要花成千上万的钱去买避震砖、CD机神油神膜之类,但这些跟Hi-Fi有什么关系可能只有自己心中有数了,我既不是科学家又不是艺术家,但坚信发烧爱乐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是练气功,更不是跳大神能解决的,希望走火入魔的朋友能走出误区,回头是岸,站在科学与艺术的角度上去发烧吧。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