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文化产品和生活过分虚拟时,人们反而更愿意去购买一些实体的东西,对于这股潮流,我觉得数码化的音乐代表着当代的便利,这有如是音乐产业的 " 快餐 "
作者:不用相亲的 Benson
在上一年,潮流界其中一件最能牵动我神经的大事件就是《TOUCH》杂志宣布停刊,一众在实体潮流杂志浸淫下长大的老司机们都在感叹那时代巨轮下的无奈,而在这个事件后不久,作为《TOUCH》老对手的《Milk》志,亦开始了改版。
▲ 《Milk》从 809 期开始走精品向路线
网络日益发达,大家已经不再需要从始终 " 慢半拍 " 的实体杂志了解情报,实体潮流杂志何去何从,也是《Milk》志革新后所希望探讨的事情,而近年,与 " 杂志 " 这种媒介同样古老的黑胶唱片,却走上了逐渐复兴的道路,成为了一样 " 新 " 的流行趋势,这当中的因由似乎能成为一种参考。
▲ 环球唱片为 Kayne West 推出的 《808s & Heartbreak》黑胶
▲ 潮流教父藤原浩的 fragment design 联手全球知名混音器、电子音乐公司 ION AUDIO 推出了一款便携式黑胶唱片机
连潮流教父也推出黑胶唱机去为这股黑胶热潮 " 推波助澜 ",可见黑胶的确成为了一种潮流玩物,这种盛行了整个 20 世纪,却差点被 CD 取代,而又在当今这个数码串流音乐盛行的时代再次冒起的老古董,究竟何德何能?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结论:黑胶唱片的魅力似乎并不限于拥有唱片机的人—— 3.7% 的被调查者称他们虽然买了唱片,但是并没有唱片机。
我在大学时代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张黑胶唱片,是在汕头的 " 打口碟天堂 " ——和平镇,以 20 元的价钱淘得的,但当时的我却是连黑胶唱机的外壳都没有摸过,纯粹是因为黑胶唱片封套就入手了:
而决定了黑胶回潮的其中一个因素当然就是——
黑胶唱片带来的不只是音乐,唱片包装的整体设计所具有的艺术性,是网上串流音乐和 CD 不能取代的。黑胶唱片封套所展现的画面绝对比 CD 封套更具细节和冲击力,而相对于只显示在屏幕上的数码格式图像来说更甚。
▲ 同一张专辑,黑胶版与 CD 版的封套视觉冲击力截然不同
通过精致的印刷和设计师的匠心诞生出充满巧思的封套设计:
▲ The Beatles 的同名专辑,也被称为 "White Album",纯白色的封套没有图案,只有乐队名称的压印,简约美学的极致
▲ Keith Moon 《Two Sides of the Moon》,左边的英国版封面露出屁股,而且车窗是镂空设计的,右边德国版揭开后便看到屁股藏在内页
▲ The Rolling Stones《Sticky Fingers》封套出自 Andy Warhol 手笔,是一名男士裤档的近照,封面亦有模仿裤子皮带扣的开合设计及裆部拉链,拉链拉开后能看见内裤在里面
▲ Uncle Sam 《Heaven or Hollywood》,此唱片初版的封套设计极其大胆,女模特儿裸露下体,手持剃刀,此封面很快就被禁,已成绝版。之后推出的再版以后期加上一条内裤,同样也被炒卖得很高价
▲ 《PYG! Original First Album》第一版,被按压时会发出猪叫声响,是实体唱片封套才有的趣怪体验
如此极具创意的设计,相信只有在黑胶的封套上能得到最好的呈现了,然而享受一张黑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打开了封套,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在那块充满低调冷酷格调的聚氯乙烯上大造文章:
很多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都运用截然不同的想象力去为黑胶唱片注入不同的创意,务求在一片黑漆漆的唱片中,发挥出独有的新鲜感,吸引黑胶狂迷:
▲ 美国乐队 Barren Harvest 在 2014 年限量发行 100 张的《Subtle Cruelties》专辑,在每张黑胶唱片里都放入了真正的秋天枯叶,因为每张唱片都有不同的秋叶而导致杂音的不一样,带来接近大自然的声音
▲ 美国音乐人 Jack White 的《Sixteen Saltines》12 吋限量版黑胶唱片,注入了蓝色液体,当唱盘转动,就能看到液体在唱片内转动
▲ Eohippus 乐队的《Getting Your Hair Wet With Pee》限量黑胶唱片,混合了乐队成员的尿液和毛发制作而成,如果不是乐队的死忠,恐怕未必会选择拥有
▲ 蝙蝠侠动画版的原声带,其黑胶做成了蝙蝠侠 logo 的样子,只是放着也觉得帅吧
▲ 《The Great Gatsby》电影原声黑胶唱片,唱片封套以厚身的木制封套配以镭射切割,再用铝钉固定,唱片的本身是由金属打造,一张唱片用白金制造,另一张是镀金
从唱片封套到唱片本身,经过了从触感到视觉的感受后,是时候来到了重点的听觉层面了。人们青睐黑胶的理由通常是:在这个数码音乐泛滥的年代,黑胶的音色更加丰满、温暖,这种说法似乎有点虚无缥缈,那从技术层面去分析,究竟黑胶的音质有何特色呢?
要搞明白黑胶声音的特质,首先要知道何为 " 模拟 " 和 " 数字 "。
在还没有电脑录制音乐的时代,歌手和乐队要约定一同来到录音室,作每首歌曲的现场录音,所谓模拟,就是把声音对空气的震动模拟成电流,再通过磁头把磁场偏转记录在磁带上。
▲ 1964 年,The Beatles live 录音
以这样的原理录好的原声母带(磁带作载体),就会直接输出压制成黑胶唱片,以模拟的方式灌录的黑胶唱片,可是说是母带原音的还原,你听到的声音,就是这首作品本来应有的声音。
▲ 模拟制式的设备
▲ 唱片压制
模拟录音时代从 19 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逐渐被数字录音所取代,现在请来乐队共同录音的大动作已不多见,一首歌曲包含什么乐器什么声音,基本上是靠电脑 mixing,音色如何,全凭制作人的功力,而 CD 的音质相对于母带,已经是压缩了,这是模拟制作所没有的情况。
▲ 现今的数码设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数码音乐成为主流的今天,黑胶唱片仍然是懂得享受音乐的最佳选择,没有经历过黑胶洗礼的一代,为追求这种音乐质感,而纷纷追捧起黑胶唱片,然而经过模拟制作方式进行灌录的黑胶,基本上只存在二手市场中。
当代制造的黑胶唱片,几乎全以数码档录制,而曾为 Supreme 2015 春夏出镜的摇滚传奇 Neil Young 也说这其实是 " 黑胶形式的 CD"。
老爷子这样的评语其实有失公允的,说这话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用他的影响力在推广自己的 PONO 数码制式,而事实上大多音乐制作人仍然会在灌录黑胶唱片的数码档案加入黑胶的特有音质,听起来跟 CD 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还有像 Daft Punk 这类用灵魂在做唱片的音乐单位:
▲ 这张 Daft Punk 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是 2013 年最畅销的黑胶唱片,我们 Steppy 的大右老师也有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Random Access Memories》的推出,主流媒体作出这样的评价:" 细节处理令人难以置信,不惜血本 "、" 听起来得花上百万美刀!",而事实上这张专辑制作费远不止百万,这张不惜成本、历时五年完成的专辑,值得音乐行业思考。
▲ 专辑的管弦乐部分在拥有 60 年历史的 Capitol Studios 真人演奏而成
令这张专辑能成为当代传奇的重要原因,是 Daft Punk 重新探寻 " 模拟 " 制作的道路,改玩怀旧慢歌,七八十年代的慢歌代表了录音技术的巅峰,他们批评在电脑上的创作—— " 那根本不是乐器 ",现场演奏能带来无限的微妙变化,是机器无法比拟的。而追寻模拟设备的制作,不仅为了追寻逝去的声音,还为了得到最好的音质。
▲ 专辑中用到的模块化合成器
▲ 参与专辑制作,传说中的母带师 Bob Ludwig,9 次 TEC 最佳母带工程师、3 次格莱美、2 次拉丁格莱美、1 次奥斯卡(影视混音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全球音乐刮起了一阵 old-school 风,尤其是那些源自模拟音源时代的音乐种类。这些音乐本来就诞生在没有 CD 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它们的载体就是黑胶和磁带,而以 Daft Punk 为代表的音乐创作单位,为此所花费的心力,可以说是人们购买当代黑胶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人过于目标为本,听串流音乐,按几个键就能听到,的确方便,但听黑胶,听觉享受之余,更重要的是黑胶所带来的整体性体验:当拿起一张真实的黑胶唱片在手上,封套的设计,纸张的质感,带来身体多样化的感受,是其他音乐制式不能赋予的。
当大多数文化产品和生活过分虚拟时,人们反而更愿意去购买一些实体的东西,对于这股潮流,我觉得数码化的音乐代表着当代的便利,这有如是音乐产业的 " 快餐 ",而黑胶,就像每个人隔一阵子也会想去享受一下的高级餐厅。
哦,对了, " 没有唱机唱片怎可说话 ",说了那么多唱片,今天的淘宝好物推荐栏目—— " 老院长有话说 ",大右会和我来个 crossover,从入门级到专业级,挑选了 5 部黑胶唱机供大家选择,实在不容错过,就这样 ~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