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a.d),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a.d),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乃在于其深具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
舒曼钢琴作品在曲式上所表现的独特性,最主要乃源自其音乐诗化之理想。他曾说过:音乐是诗的最大潜能。舒曼认为,做为艺术家,道德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努力达到诗的悟性。这种铭刻于心的理念,使他的音乐如同富于幻想的诗,自由地从凝固的形式中解放出来,用以表达自己的理想世界。
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在多完成于一八三九年之前,也就是热情洋溢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其实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记。作品中所涌现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语法。而在诗学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大致上,舒曼钢琴作品的旋律,有如下五种特征:
1、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
2、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
3、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
4、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哈作品所获得的理念。
5、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进而达到转调、简化或扩展的目的。
音乐作品
奏鸣曲式
(sonataform)此类钢琴作品计有下列六首:
1、1834年《触技曲》作品7;
2、1835年《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第一乐章;
3、1836年《幻想曲》作品17第一乐章;
4、1836年《第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一乐章;
5、1838年《第二首钢琴奏鸣曲》作品22第一乐章;
6、1839年《维也纳狂欢节》作品26第五乐章,终曲。
变奏曲式
(variationform)此类作品有如下五首:
1、1830年《阿贝格变奏曲》作品1;
2、1833年《克拉拉主题即兴曲》作品5;
3、1834年《交响练习曲》作品13;
4、1836年《第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三乐章;
5、1853年《三首为青年的钢琴奏鸣曲》作品118之一第二乐章。
套曲曲式
(zyklus von einzelstucken)此类钢琴作品有如下十八套:
1、1829年《蝴蝶》作品2;
2、1832年《间奏曲》作品4;
3、1835年《狂欢节》作品9;
4、1837年《大卫同盟舞曲》作品6;
5、1837年《幻想曲集》作品12;
6、1838年《儿时情景》作品15;
7、1838年《克莱斯勒亚那》作品16;
8、1838年《叙事曲集》作品21;
9、1839年《阿拉贝斯克》作品18;
10、1839年《花曲》作品19;
11、1839年《幽默曲》作品20;
12、1839年《夜曲》作品23;
13、1839年《钢琴曲》作品32;
14、1840年《罗曼斯》作品28;
15、1845年《为踏板平型钢琴而写的练习曲》作品56;
16、1845年《为踏板平型钢琴的技巧》作品58;
17、1848年《少年曲集》作品68;
18、1849年《森林情景》作品82。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