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关心索尼Just Ear 的信息都在这了

dgtle | 2019-1-4

与很多定制耳塞不同的是,Just Ear 的单元数目并不算多,内部仅为一枚负责低频的 13.5mm 动圈单元和一枚负责中、高频的动铁单元,而且由于搭载了大尺寸的动圈单元

我已经记不清是何时听到「Just Ear」的名号了,这条当年被称之为「最神秘的定制耳塞」,如今也在逐渐褪去她那妩媚的面纱,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窥她的独特魅力。
 Just Ear 为索尼旗下的定制耳塞品牌,最早于 2014 年 10 月份推出市场,不过这个品牌等到 2017 年才调整到了索尼的家庭影音部门旗下。目前该品牌共有两个耳塞型号,分别为 XJE-MH1 和 XJE-MH2,前者为完全自主调音的版本,由于需要用户去日本的 Just Ear 官方店里和工程师一对一调整声音,所以该版本暂且仅在日本地区销售。后者为声音预设版本,用户可以在官方提供的声音风格中选择其一,目前主要有监听(Monitor)、聆听(Listening)、俱乐部音效(Club)三种版本可选(当然,Just Ear 也有推出针对自家播放器或者艺人调音的特别版本 XJE-MH2),而面向其他市场的也正是这三个版本的 XJE-MH2 耳塞。

1.png

 由于早期只能去到日本才能听到 Just Ear,所以大部分人对于 Just Ear 的认知都不算全面,「看得到却摸不着」,这种感受对于音频爱好者来讲是最为痛苦的。
 我初次听到 Just Ear 还是在香港的音频展上,当时刚进军香港地区的 Just Ear 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能够展现她魅力的机会。三个版本的 XJE-MH2 我也一次性都听了一遍,这三个版本的 XJE-MH2 在声音上区别非常大,而且音色上也确实和其名字一样,监听版冷淡中性、聆听版温暖抓耳、俱乐部音效热情洋溢,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喜好,譬如我自己就很喜欢聆听版,而身边也有烧友朋友喜欢俱乐部音效。
 与很多定制耳塞不同的是,Just Ear 的单元数目并不算多,内部仅为一枚负责低频的 13.5mm 动圈单元和一枚负责中、高频的动铁单元,而且由于搭载了大尺寸的动圈单元,所以 Just Ear 的外部造型也没法 Art Work,不过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 Just Ear 是目前最好看的定制耳塞,没有之一。
 随着此前 Just Ear 陆续宣布登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后,大陆地区也终于在 2018 年 10 月迎来了此服务,不过目前仅限于上海的 Sony Store 淮海路店,感兴趣的尾巴其实可以去到店内试听一下。

2.jpg

 索尼音频事业集团,高级声学建筑师 — 投野耕治先生

 自然,对于这样一款定制耳塞产品,不少人都有想去了解她的欲望,为此我也特别找到了索尼音频的声学工程师投野耕治先生,围绕 Just Ear 这款产品,与他畅聊了一番,期望可以从他的言语之中了解到更多信息,以下为详细的 QA 内容:
 Q:目前 Just Ear 仅限定在了上海 Sony Store,是考虑到什么地理原因吗?后续会开展到其他店面吗?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呢?
 A:我们将 Just Ear 进入大陆市场的首站选在了上海,并不是因为什么地理原因,是因为 Just Ear 大陆地区合作的耳印制作品牌的总部也位于上海。由于 Just Ear 对于耳印制作的要求很高,相关人员也需要培训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初次进入大陆市场的话,上海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3.jpg

 至于后续是否会开展到其他店面,通过近期各个城市 Just Ear 线下的试听活动来看,大家对于这款耳塞的热情是相当的高,所以我也会向总部反馈,探讨一下此后将服务扩展到其他城市的可能性。
 Q:其实对于 Just Ear 来说,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是不太熟悉的,这也与 Just Ear 一直坚持指定店铺制作耳印有着一些关系,那么 Just Ear 在耳印的制作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A:Just Ear 比较特别的就是这枚 13.5mm 的动圈单元,而我们希望顾客戴上 Just Ear 后,整款耳塞是比较贴合耳朵的,看上去美观度要有所保证。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在制作耳印时需要用到一些很特别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到底是什么样的测量手法投野先生则并未告知),这也是为什么 Just Ear 只能去指定的店面制作耳印的原因。

4.png

 Just Ear 的制作过程

 此外,就好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在培训制作耳印的工作人员时都需要花上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制作耳印的过程需要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该时间远长于普通的耳印制作),其实注入耳印材料的时间也就 5 分钟,之后的时间基本都是通过我们特别的测量工具去调整材料的位置。
 Q:目前 Just Ear 主要以监听(Monitor)、聆听(Listening)、俱乐部音效(Club)三种预设声音进行发售,我自己也都听了一遍,非常喜欢聆听那个版本的声音,那么我想知道的是,索尼音频团队内部是怎么确定 Just Ear 的这三种预设声音呢?
 A:从产品本身理念来讲,Just Ear 并不是一款仅注重于佩戴舒适的耳塞,而是一款更希望给于顾客定制声音的耳塞产品,这也是 Just Ear 最为基本的概念。对于索尼来说,在我们十分漫长的耳机研发过程中,对于包括入耳式、头戴式等耳机的声音均有着特别的研究,一些具有特别声音风格的耳机型号索尼也均有涉及,通过认真分析顾客的需求后,我们发现顾客所需要的声音基本上可以用监听式、聆听式和俱乐部音效三种风格全部覆盖。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长期积累的经验,我们才对 Just Ear XJE-MH2 的预设音效做了三个版本。目前的话,我们还是根据这三种风格来制作 XJE-MH2,但在制作耳塞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会与顾客去沟通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声音,如果某种声音需求的反馈比较多的话,我们也会去认真考虑是否要增加新的调音版本。
 Q:在日本,Just Ear 其实还有不少特别调音的款式可以选择,像是索尼旗下艺人的调音版本和播放器特别调音版本等,那么在未来,我们会在大陆市场看到这些特别调音的 Just Ear 版本吗?
 A:其实去引进这些特别调音的 Just Ear 在技术层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看是否有很多顾客存在着这些需求。最近我们在各大城市举办的试听活动里也带来了为 DMP-Z1 特别调音的 Just Ear XJE-MH2 和为  WM1Z 特别调音的 Just Ear XJE-MH2,这两款特别调音的 XJE-MH2 确实也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好评,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对此我也会与总部探讨是否去引进这些特别版本的 Just Ear。
 Q:Just Ear 的调音方向与同样属于旗舰的 IER-Z1R 有什么不同吗?是否可以看做为索尼目前最强的耳塞产品呢?
 A:其实,Just Ear XJE-MH2 的聆听型与 IER-Z1R 在调音方向是一致的,但如果从音质角度来看,IER-Z1R  相对于 Just Ear XJE-MH2 来说是更好一些的,原因是因为 IER-Z1R 是作为索尼醇音系列最高端的耳塞产品去设计制作的,声音上是朝着营造出优质空间感的方向去开发,如果从高解析度上看产品的话,IER-Z1R 是要高出 XJE-MH2 一个档次。
 不过这只是从普通使用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要从佩戴上来说,其实 IER-Z1R 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譬如有些人佩戴 IER-Z1R 就会出现不够舒适或者不够稳的情况,正因为这样,导致不同的人佩戴 IER-Z1R 所听到的声音其实严格来讲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那么针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定制 Just Ear 可能会获得更为出色的音质效果。

5.jpg

 那么对于是否为最强耳机的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的最强耳塞应该是针对于单个顾客的,然后我们给予最好的音质服务,这两者的结合体便是最为顶级的耳塞产品,像是 Just Ear 可以定制调音的 XJE-MH1 便是我们理想中最佳耳塞呈现的一种方式。另外,我们在 IER-Z1R 的内部也用到了很多特别的声学技术,但这些技术是否能够直接用在 Just Ear 上又很难说,所以这两者的极端是工程师们需要考量的,也不是说谁最好,只是目前来讲我们只能去进一步发展技术,去寻找到一个更为优秀的解决方案。
 Q:可以完全自主调音的 XJE-MH1 目前还只能在日本进行选购,是由于什么限制呢?
 A:为了调好音,需要客户与调音员有着十分紧密的沟通,那么将这些沟通出来的调音意见复制到耳塞产品里,需要调音员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我们还不具备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实现这一目的条件,未来我们也会努力去克服这一瓶颈。当然大家也都清楚,这是关乎于调音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可能我今天培训一个新人出来就可以去做调音,他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Q:Just Ear 在我看来和其他定制耳塞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像是 Just Ear 不能选择面板或者外壳颜色等等,预设声音的 XJE-MH2 版本更是定制属性稍弱一些,那么索尼方面是怎么看待 Just Ear 与其他定制耳塞之间的关系呢?
 A:就现阶段来讲,我们认为 Just Ear 应该去攻克的问题是,如何提供更加出色的佩戴舒适性,以及提升音质。当然了,目前很多定制耳塞所提供的自定义面板在我们看来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个性方式,当我们认为 Just Ear 在音质方面已经到达了一个极致的水准时,有多余的精力我们会去考虑在 Just Ear 上定制面板。

6.jpg

 当然,Just Ear 目前的这个造型也是经过了我们多方面的推敲,最终才得到的结果,很多客人也是满意的。
 Q:关于 Just Ear 最神秘的地方应该就是它的定制过程,比如那个耳型采样用的头戴式检测仪,被索尼看做为商业机密,那么在这里耕治先生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在 Just Ear 上用的特别技术呢?
 A: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Just Ear 在腔体材质上选择了两种材质的混合搭配,前端升入耳道部分为软质材料,后方部分则为硬质材料,前端的软质材料也便于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此外,Just Ear 后侧的动圈单元部分,我们也用到了专利的空气控制技术,这些都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

7.jpg

 耳型采样用的头戴式检测仪

 Q:Just Ear 在单元结构方面选择了一圈一铁的配置,和目前绝大多数高端定制耳塞的多单元堆料完全不同,这也使得部分发烧友觉得 Just Ear 的配置不高,索尼方面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最初选择一圈一铁的配置来制作 Just Ear 是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A:我们也清楚目前市面上有着采用多个动铁单元的定制耳塞,作为索尼来说,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到底使用几个动铁单元才能到达最优秀的声音效果,这些相关的声学分析我们其实一直也在做。通过长期的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来看,无谓的去增加单元数目,对提升音质起不到帮助作用。
 使用多个动铁单元,并且将他们分割开去负责不同的音域部分,这样的做法是有的,不过两个动铁单元在它们相接近的音域部分如何去优化衔接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也侧面增加了开发难度,如果做的不好其实对于声音是有着劣化作用。另一种方式则不是上面所说的音域细分,而是将声音的一大块划分出来,并且用多个驱动单元去负责处理,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将多个驱动单元并列,对于功放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声音的扭曲,所以某种程度上对于声音也并不是很有利。

8.jpg

 不过,如果拿一枚驱动单元去负责全音域,和用两枚驱动单元去负责全音域相比,那么自然后者会更好一些。目前来说,我们所推出的 IER-M9 和 IER-M7 也采用了五个和四个动铁单元,这也是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来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样数量的驱动单元是比较合适的,要是驱动单元比这个数量还要多,其实对于声音本身帮助并不大,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声音损害的情况。
 Just Ear 的混合式单元结构则与 M7 或者 M9 不一样,算是我们的另一种解决方式。
 以上便是我们专访投野耕治先生的全部内容,由于很多技术涉及到索尼方面的商业机密,所以无法替大家更为深入的询问工程师,不过经过这接近一小时的访谈,我也稍微总结一下关于 Just Ear 的讯息要点:
 1、Just Ear 后续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还是要看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市场大,那么很多限定版本或者特色服务都会引进;
 2、Just Ear XJE-MH2 默认的三种声音风格其实是针对索尼众多音频产品的大致总结,譬如俱乐部音效就对应索尼音频的 Bass 系列,监听风格就对应索尼音频的一些监听耳机等等;
 3、索尼音频方面是认同单元数量多对声音没有帮助这一观点的,就目前 IER-M9 这款耳塞搭载 5 单元的结构来看,可能是索尼方面能接受的最大驱动单元数目了,不出意外,后续索尼应该不会推出超过 5 单元设计的耳塞产品;
 4、很多人很介意 Just Ear 仅搭载了一圈一铁,但这个配置是索尼经过多次试验所得出的解决方案,并且 Just Ear 的产品定位和醇音系列不同,其更为讲究个人对于佩戴舒适度与音质的体验。在 Just Ear 和 IER-Z1R 之间,官方认为后者的声音表现更符合专业音频人士对于高解析度的需求;
 5、Just Ear 在腔体设计上与很多定制耳塞不同,采用了 13.5mm 的动圈单元,尺寸较大的动圈单元也使得 Just Ear 的造型结构更加别致,富有个性化。
 有人曾说 Just Ear 是索尼音频爱好者的终极信仰之物,这不仅仅与其昂贵的售价有关系,还与当时仅在日本销售有所联系。如今,这款当年让众多索粉神魂颠倒的高端耳塞产品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除去激动外,想必也已经有不少人希望将其拥有了吧。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