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文艺复兴时代 珍贵录音复刻重现

卓音 | 2017-6-8

当1984年在这个地球上出现的CD唱片成为强弩之末时,占据20世纪音乐黄金年代最重要位置的黑胶唱片却卷土重来,成为投资收藏家们的新宠。

        根据尼尔森音乐调查,美国2012年黑胶唱片销量达到460万张,与2008年的190万张相比,增幅显著。英国的调查情况同样如此,据英国“留声机工业协会”(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 BPI)统计,2013年前10月英国已经销售了将近55万张黑胶唱片,至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到70万张,销售量创下十多年来的新高点。虽然总量与数字音乐的下载量及CD唱片的销量相比仍占绝少数,但是,“留声机工业协会”还是形容,这等于像是“唱片行业的文艺复兴”。在数字音乐当道的时代,格外受瞩目。

       早已不是主流音乐载体的黑胶唱片缘何再度回归?

       或许是因为黑胶唱片宜于怀旧,怀念老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回转时的美好时光;或许是因为黑胶唱片宜于聆听,数字时代的音乐总不及它温暖浑厚圆润的回响;更或许这一切不只关乎音乐关乎怀旧,更关乎黑胶唱片背后所彰显的生活态度,仪式般的播放程序、踏实的触感、视觉的封面设计,以及伴随岁月而来的独特气息。

       当然在纯洁美好的音乐欣赏之外,黑胶唱片的确也已成为收藏投资的对象。黑胶唱片的价格较之几年前有了相当大的涨幅。二手黑胶网站上不乏几千上万的二手黑胶唱片,普通的古典黑胶唱片也均在200元以上。而一些反映重要历史事件的老唱片更是备受藏家追捧,尤其是“文革”时间发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唱片,品相全新的8个样板戏唱片全套索价如今已高达3万多元。一些反应重要历史事件的老唱片更是备受藏家追捧,价格不菲。曾有报道,一张1934年出品的《彩云追月》和《金蛇狂舞》,市场价格在0.5万元和1.2万元以上。在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海上岁月”拍卖会上,曾拍卖一张孙中山先生演讲唱片,成交价上万元。

       无论是何原因,黑胶唱片确实再度成为不少发烧级音乐爱好者的新宠,随着黑胶唱片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其升值潜力也日益凸显,堪与古籍善本相媲美。   


       黑胶文艺复兴时代的黑胶复刻版

       黑胶文艺复兴最显著的标志,除了对黑胶唱片的收藏热外,最显著的特征当属越来越多的厂牌及艺人开始重新出版黑胶唱片,从古典到流行,莫不如此。在这些黑胶唱片中,虽有最新录音的黑胶唱片出版,但更常见的,是过去的录音,以重刻再版的方式再现。其选择的考量,不外乎著名的演奏与发烧的录音。这些品质优良的复刻黑胶,让许多经典名盘重出江湖,不再是多数收藏者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

       复刻黑胶唱片除版本优良外,其品质也远高于从前。180克重磅片基已成为现今复刻版的标准重量,200克及200克以上的黑胶唱片也时能看到。加之,黑胶本体的材质由于材料科学的发展,稳定性与韧性也更胜于从前。材质与重量的改进不仅增加了黑胶唱片播放时的稳定性,也更有助于黑胶唱片的保存。

       除此之外,许多复刻黑胶唱片采用DMM(Direct Metal Master Cut)直刻金属母盘的方式,即在播放原始录音时,通过专业金属刻纹唱头进行金属模板刻制,省去了传统黑胶模板制作时的第一道工序,即胶片刻纹再化学镀或电铸制作。同时,与黑胶成片相同的纹槽,也为批量生产前必不可少的试听需要提供方便。最重要的是,DMM直刻母盘能更精确地记录丰富的音乐内容与声音信号,将之储存于唱片纹槽内。

       据了解,目前全球用于商业运作的DMM直刻机仅存于德国Pauler Acoustics工作室,该工作室是国际颇负盛名的发烧音乐厂牌德国“老虎鱼”唱片公司的姊妹公司,以前期录音、后期混合修复见长。

       黑胶唱片制作工厂在全球也不超过十条流水线,分别于德国、美国、波兰、日本等地。五年前,这些几乎处于停运状态的黑胶生产设备,近两年确是订单满满。然而由于黑胶唱片整个生产过程对于温度、湿度以及防尘等外部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订单再多,也无法做到全年无休。这也直接限制了复刻黑胶唱片的生产数量。

       目前,国内的黑胶复刻唱片大都来自于德国工厂,少量来自美国、日本。 

       

       黑胶复刻家族的中国声音

       中国首张黑胶复刻唱片出现于2010年末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这是继1998年中国最后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在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关闭后,黑胶唱片再度出现。然而该计划的启动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

       黑胶唱片复刻计划缘起于纪念《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诞生50周年。1959年6月,也就是《梁祝》在纪念五四青年节40周年的演出中首次亮相后的一个月,当时的中国唱片社借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设备,由俞丽拿独奏、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伴奏,完成了《梁祝》的第一个录音。该录音作为1959年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之一,曾在当年作为内部资料片留存,该版本存世极少。现如今仍能在二手市场少量看到的,被外界以为是首版的33转密纹单声道唱片《梁祝》,准确而言应是该录音公开发行的首个版本。当年同时出版发行的还有78转粗纹唱片,一套5张,已很难再觅。

       为了使这一珍贵录音再现于世,经过一年多的策划与技术协调,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取出当年原始录音母盘,选择德国Pauler Acoustics工作室和Pallas Group工厂作为黑胶复刻唱片的合作伙伴,通过音频工程师细致缜密的修复补足,以DMM母盘直刻技术再制黑胶母盘, 唱片以180克重磅片基压制。2010年末,洗去了岁月风尘的《梁祝》,终于又以焕然一新的面目出现在听众的面前。

       当时或许谁也没有料到,此次尝试性出版引发了中国黑胶唱片的收藏热潮,标志着中国黑胶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

       三年过去了,当再次列数国内复刻黑胶唱片,仅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的黑胶唱片就已达16张,且品类也愈加丰富。但是要想集齐着实不易,虽然国内黑胶族群尚属小众,然而黑胶唱片只能限量生产的客观现状,使得多个品种仍会出现卖空的现象。在此特别罗列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已出版的复刻黑胶唱片目录,供黑胶族群了解。

       “录音名版”复刻黑胶唱片:1959年录音的俞丽拿《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1970年录音的殷承宗《钢琴协奏曲 黄河》、1957年录音《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No.1》、1970-1980年代录音《闵惠芬二胡演奏精华》、1994年陆晓幸录音的西藏宗教音乐《吉祥九重天》、1998年万小元录音的黄荟作品《云之南》;“1930-1940年代”复刻黑胶:《周璇》2张、《姚莉》、《白光》、《吴莺音》、《白虹》、《张露》、京剧《四大名旦》;“当代歌唱家系列”复刻黑胶唱片唱片:《彭丽媛》、《李谷一》。

        复刻黑胶唱片在2014年有:1970-1980年代录音《盛中国小提琴妙品》、1957年录音《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No.2&3&4》、《李香兰与同时代上海老电影金曲》、“当代歌唱家系列”也会有《李双江》、《郭兰英》、《关牧村》等歌唱家的盛年录音作品。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

热门标签

黑胶文艺复兴时代珍贵录音复刻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