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爱影音 | 2017-6-8

自八十年代初,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研发出CD这一划时代产品,至今也走过三十多年了。各种版本、压片版次林林总总不计其数。唱片公司,评价机构,收藏者的推荐、评鉴也是各有千秋。笔者在此从CD发展的过程、艺术角度、技术角度,浅谈一下个人对激光唱片版次的理解。

作者:Haydn 

首先谈谈CD发展的过程。先分别回顾一下五大唱片公司CD生产的历史。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1,环球唱片集团PolyGram:宝丽金(PolyGram)是1999年以前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唱片公司,亦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悠久的唱片公司,曾经拥有Deutsche Grammophon(DGG)、DECCA、飞利浦等跨国唱片企业,以拥有高知名度歌手、艺术家和高质量的音乐质量而闻名全球。1999年,美国环球唱片集团收购了宝丽金。

宝丽金成立于1972年,由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Gesellschaft(DGG)与Philips Phonograhische Industry(PPI)合并而成,取名为"Poly-GramInternational"(宝丽金国际有限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DGG唱片公司的前身为1898年由德国人艾米利?贝林纳在其家乡汉堡成立的德国留声机公司。当时她属于英国留声机公司(EMI,同为贝纳林所创)的分公司,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国人手里,主要是将从英国运来的母盘加工压制成唱片。后由于一战的爆发英、德成为交战国,德国政府将英资DG公司接收,从此她便走上了独立经营之路。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DG公司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但我们所熟悉的黄色郁金香商标却只用了50年而已,因为DG是“唱片之父”艾米利?贝林纳先生一手创立,因此1909年以前DG用的是“一个小天使坐在圆盘里”的图案做商标,也曾与英美两家兄弟公司EMI和RCA共同用过“白色的Nipper小狗侧耳倾听留声机”的商标,直到二战结束之后,DG才完全切断了这些关系,于1949年启用了新的郁金香花冠商标。现在这个大家所熟悉的长方形黄标是由著名的商标设计大师汉斯?多米茨拉夫在1949年设计的。今天这个黄色的郁金香花冠几乎已经代表了DG的精神,也成了这个百年老牌的骄傲。

1941年,西门子公司取得DG公司经营权,并改名为Polydor International,1962年西门子与飞利浦两家公司将其下属的DG与Philips合并成为DGG/PPI集团。1972年,DG与Philips两家唱片公司正式合资组成了日后享誉全球的唱片帝国--宝丽金(Polygram)集团。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两大公司合并的宝丽金集团于70年代协助飞利浦创造了卡带,80年代又创造了CD激光唱片,在业务上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将英国迪卡(Decca)公司并入该集团。迪卡唱片公司创建于1929年,但是早在1914年,一家留声机公司就以"迪卡"命名,后来这家公司扩展为迪卡唱片公司。至二战前,迪卡公司不仅兼并了一些公司,并且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录音师,共中包括广大爱乐者们所熟悉的威尔金森(KennethWilkinson)。由于迪卡公司不断研制开发并推出新的录音技术,使其在录音制作方面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如"全频段录音"(ffrr)、"全频段立体声"(ffss)等。1957年,迪卡公司还取得了"Argo"商标,专门出版古典唱片。

1980年代末期,宝丽金旗下曾经拥有几乎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和乐团。

在1990年代,宝丽金先后收购了美国的A&M、Motown及英国的Island唱片公司,加上原来的宝丽多(Polydor)、伦敦飞利浦(LondonPhilips)等品牌,进一步垄断了全球的唱片市场。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上世纪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几乎垄断整个香港乐坛。从60年代百家争鸣的乐队潮,到70年代开创潮流的许冠杰、以及80年代独步天下的谭咏麟、90年代冲出亚洲的张学友,宝丽金唱片公司一直是以努力求变、致力创新的态度,带领香港乐坛的潮流培育了70年代的许冠杰(第一代歌神),钟镇涛,80年代宝丽金达到鼎盛时期,宝丽金百家争鸣,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邓丽君.刘文正.陈慧娴.徐小凤.温拿.BEYOND.草蜢...无不冲击着香港乐坛,将香港乐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90年代初宝丽金又培育出第二代歌神张学友。黎明.刘德华(转华纳).李克勤.周慧敏.王菲...涌现出大批天王天后。90年代末,新人辈出,陈晓东.郑中基.陈慧琳.郑嘉颖。陈浩明.何润东.容祖儿...99年宝丽金因经营不善,被环球收购,一个巨大的音乐王朝就此崩溃。2003年张国荣跳楼自杀,美国某周刊曾报道说:随着宝丽金被收购.张国荣先生去世,整个香港乐坛将彻底沦落,甚至会影响到香港的电影事业.....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Polygram集团唱片版次,区分标志在CD的内圈的刻字。最早发行的CD唱片是西德无字银圈版(印刷面有Made in West Germany by PolyGram),在1986左右Polygram把他们在西德Hanover厂卖给了PDO (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是Philips and DuPont共同持权的公司).以后生产的碟片内圈为 Made in West Germany by PDO(即西德pdo银圈),然后PDO在美国加州,法国,英国都有建厂,所以就有了Made in UK by PDO, Made in USA by PDO.Made in France by PDO。PDO大约在1991年解散了,生产厂就还给了Polygram,PDO UK卖给了Deluxe UK, PDO France现在变成了Cinram France.两德统一后开始发行德版全银圈(内圈made in germany)大约一年后便出现了不全银圈的Made in Germany或Made in Germany by PMDC,(即 Polygram Music Distribution Co.). Polygram与环球音乐公司和并成为 UNIVERSAL MUSIC GROUP(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LIMITED)。Universal M &L新版开始出现,内圈为made in germany Universal by M &L近满银圈,后生产线变动出现made in germany Universal by M &L半银圈,PMDC德国部分和美国部分卖给了EDC (Entertainment Distribution Co.)集团,内圈为made in germany Universal by edc半银圈。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2、百代唱片(EMI),原名"电子与音乐工业公司",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 Ltd,但通常简称为EMI Group,是一家跨国的的音乐制作及唱片公司。

EMI唱片公司前身是1897年成立于伦敦的英国留声机公司(UK Gramophone Company),是当今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迄今已有百年。EMI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唱片业的发展史,许多著名的唱片厂牌都与EMI有着剪不断的脐带关系,那个著名的小狗聆听留声机的英国知名的音像制品零售商HMV也是英国留声机公司旗下的一员.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1929年,UK Gramophone Company与英国哥伦比亚公司 UK Columbia Graphophone Company成立了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EMI。

这一合并使EMI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DGG,其余的厂牌全由EMI所控制。这一合并使EMI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DGG,其余的厂牌全由EMI所控制。二战后,CBS率先推出了33转LP唱片和45转单曲唱片,但EMI仍死守78转的10英寸唱片老规格,导致不少旗下艺人跳槽离去。50年代初,本来由EMI代理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发行权的RCA、CBS也改与Decca和Philips合作。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1992年,EMI收购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公司Virgin,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2000年初,与新成立的AOL-Warner(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的华纳音乐合并,共同组成了新世纪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团。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EMI公司唱片版本、版次较多,区别于的印刷面和内圈,1982年,与东芝公司合作在日本推出第一张CD唱片。后在英国的Nimbus压片, Made in UK BY Nimbus黑天使、红天使;在西德的压片,有sonopress和pdo满银;在美国压片首发为凸字版;在瑞士为Made in Switzerland;在法国的首版为Made in France mpo;1985年,EMI宣布投资CD的制作和生产,并于1986年,在斯温顿(swindon)开设第一家CD工厂,唱片内圈Made in UK BY swindon。1991年3月,EMI创立的专门的古典音乐厂牌。1992年废除了原来的“Angle(天使)”和“狗听喇叭”商标,改以新的EMI Classics商标。唱片多为荷兰生产,为Made in Holland。

3、贝塔斯曼(BMG)集团RCA :RCA(美国广播唱片公司)是BMG唱片集团旗下的一家规模庞大、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的名牌唱片公司,全称为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成立于1901年,总部设在纽约,作为立体声萌芽时期的三大发烧品牌之一。

RCA是与Victor Talking Machine胜利唱机公司的唱片部门合并而成,前身是爱迪生创建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RCA广播公司,胜利唱机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逊和有“唱片之父”之称的艾米利?贝林纳,由于他们采用的圆盘式唱片比爱迪生留声机所用的圆筒式录音无论在方便性,实用性上都有所超越,因此一举成为今日唱片业的先驱。

贝林纳这位圆盘唱片的发明者1898年在伦敦成立了留声机唱片公司(EMI唱片公司的前身),并将留声机工厂设在了德国汉堡(后来发展成了DG唱片公司)。他在美国的胜利唱机公司是为了与爱迪生抢生意而成立的,起初以硬件产品为主,后来开始发行唱片。第一张Victor的10厘米小唱片是1901年底录制的军乐队演奏《康乃迪格进行曲第二号》。从1902年起, Victor的唱片开始打上EMI和DG都曾用过的“狗听喇叭”商标。随着无线电广播的逐渐普及,唱片需求量开始激增, Victor正式开始向唱片录音工业发展。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1929年,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RCA广播公司并购了Victor Talking Machine胜利唱机公司的唱片部门,开始了RCA-Victor传奇而又辉煌的唱片历史。

RCA在创立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是1929年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崩溃。此时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爱迪生的留声机公司应声而倒。 RCA唱片公司也是奄奄一息,差点夭折。幸好RCA制造的收音机一路走红,市场占有率竟高达25%,才得以支撑起录音计划的发展。这段时期RCA记录了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皮亚蒂格斯基;钢琴家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巨匠海菲茨等人的精彩演出。指挥家方面,斯托科夫斯基与库塞维斯基领导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托斯卡尼尼等的加盟,使RCA的红色商标一度成为古典音乐的代名词。

进入70年代后,随着全球音乐文化日益“流行化”,“素食化”,古典唱片市场份额大大削减,加上受到欧洲品牌的强烈挑战, RCA古典唱片的品质已不复当年,“黄金录音年代”宣告结束。但是今天蓦然回首,我们还是发现, RCA在五六十年代为唱片工业带来的辉煌竟是那嬷灿烂。他们在当年留下的大量珍贵录音无论从艺术价值或从品质方面去衡量都是无价之宝,令今日发烧友搜寻不厌。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唱片公司, RCA在爵士乐,蓝调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方面也是明星云集,有数不完的珍品,比如一张“蓝雨衣”(片号:RCA258418)已被音响界公认为测试人声的必备唱片。1987年,加入BMG唱片集团后, RCA的录音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在美国唱片业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之外,还与前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展开合作,整理了俄罗斯不少珍贵的历史录音资料。最近,该公司出版了1998年9月在紫禁城太庙所上演的北京版实景“图兰多”CD(片号:BMG RCA 74321 606172),LD及4方位多视角的DVD。另外RCA音乐制作也日趋国际化,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音乐家也相继签约其下,大大丰富了这个品牌的艺术资源。

总结起来RCA的普通唱片以标准不同分为红,金,银印签系列:红印签,表示大师演艺,录音水平一流的最高规格;金印签;表示具有历史文献性的不朽录音;银印签,表示廉价唱片或再版唱片。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RCA之所以在立体声初期创下辉煌业绩,有其特殊背景。例如当时古典音乐市场蓬勃,唱片公司愿意投下巨资进行制作。不容忽视的是,战乱使大批欧洲顶尖音乐家尤其是犹太血统的艺术家移居到美国,而RCA当年网罗的音乐家如鲁宾斯坦,海菲茨,霍洛维茨,莱纳,孟许,费得勒,范克莱邦等人更处于艺术的巅峰时期,所以他们的唱片弥足珍贵,始终令人念念不忘。

RCA公司CD,八十年代初以镭射标首发为内圈虚字,后为内圈刻字版并标明发行年、月。并入贝塔斯曼(BMG)集团后,唱片封底出现了BMG字样,CD改为红线、金线标,后开始使用经典小狗听喇叭印标,分为红印、金印、银印。著名的现场立声系列大多为后期再版片。

4、CBS / SONY:1968年,索尼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建立了日本第一家合资唱片公司??CBS/SONY公司,迈出了进军音乐娱乐业的第一步。

CBS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末叶的美国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在唱片业的早期,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曾和RCA胜利公司的前身“维克多谈话机公司”一起,平分美国市场,并称为两大巨头。1924年,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和美国录音公司合并,成立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27年,它又买下了联合独立广播公司的无线电网,形成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缩写为CBS。

1988年,盛田在CBS/SONY二十周年的庆典上雄心勃勃地说:“由于软件的发展,新的硬件才会发挥作用。我想,不仅是音乐,还包括电影在内,索尼要确立更大、更广的软件业务。”

就在这年一月,索尼集团收购了CBS/SONY诞生时的合资伙伴CBS公司属下的CBS唱片公司。次年十一月,索尼又以公开买进股票方式收购了美国电影业巨子??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收购后的两家公司分别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和“索尼影视娱乐公司”。这两宗大型兼并,在日、美两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索尼集团通过这两宗兼并,终于在电影、音乐两个领域拥有了大量软件资产以及全球性的经营基础。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由于历史悠久,它资料库中的经典录音也不少。钢琴大师霍罗维兹、塞尔金、卡萨德苏、昂特勒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罗斯、小提琴家斯特思、弗朗西斯卡蒂、指挥大师瓦尔特、伯恩斯坦、赛尔、奥曼迪、阿巴多以及布达佩斯四重奏、朱利亚四重奏等举世知名的音乐家、音乐团体都为它灌录过大量经典唱片。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60年代录制的指挥他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CBS的看家宝贝。八十年代,索尼集团将CBS的唱片公司买下后,把品牌改为Sony Classical。前些年,由于低价倾销,Sony/CBS的唱片曾经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可惜近年来不断涨价,目前已无优势可言。它近来的精品层出不穷,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普拉希亚、布朗夫曼、小提琴家拉赫林等人的唱片便大获好评。它也是较早采用20比特录音的唱片公司,在音质上一直保持着较高而稳定的水准.

CBS CD:首发为内圈凸字版,1988年,日本索尼集团收购CBS称为Sony/CBS公司并以此发行唱片。1991年后,则使用Sony Classical这一新商标。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5、Warner/Wea: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集团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购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又分别于 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简称WEA)。近年来, Wea先后将法国Erato公司,德国Teldec公司,芬兰Finlandia公司收归帐下。2000年随时代华纳被美国在线(AOL)出资1600亿美元合并,并随即又出资200亿美元与英国EMI唱片公司合并,组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唱片集团。

浅谈激光唱片的版次

在流行音乐领域Wea 被称为Warner Music,多年来以Warner Brother和Wea作为 商标发行唱片,旗下拥有麦当娜、恩雅、 All-4-One、 Peter Poul & Mary、R.E.M、 The Smith、 Green Day、Jewel、Cher、Prince等众多流行巨星。是世界唱片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台湾的UFO(飞碟唱片),大陆 的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和普莱音乐也在Wea旗下。

在古典音乐领域,Wea被称为Warner Classics,旗下拥有Erato 、Teldec、 Elektra Nonesuch、Finlandia等多家规模不大但实力强劲的唱片公司,是不容忽视的 一支力量。

Warner CD:以ERATO、TELDEC公司商标为首发,多为pdo压片。

首版首压CD是CD收藏家的首选

唱片的版次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界定。首度CD化的版本为首版 CD,而并不是以发行价格为标准,其中首次压片则为首版首压,这一点似乎只有要求近乎苛刻的收藏家最为关注。IFPI码,是国际唱片业协会为保护版权,在每一条压片生产线上设定的唯一编码,于1994左右开始实施。这也常被用作估断CD生产年代的标志。

CD都会标注有AAD/ADD/DDD。A表示模拟,D表示数码,第一位表示录音、第二位表示混音、第三位表示压片。基本涵盖了CD的制作过程。录音是最原始的记录也是不会变的,当然母带随着存放时间、播放磨损,信息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压片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优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混音是首版与再版产生区别至关重要的因素。

首版的再版,唱片片号虽然相同,声音却略有不同。Polygram的无字与pdo,差异很小,与pmdc则稍明显,可能与生产线、母带再版年代不同相关。其与M&L、EDC压片差别是可闻的,考虑或因为了弥补母带损失而略调混音而致。

首版与改版,声音差别显著。各公司不断推出诸如20bit、4D、2088、ART等技术改善录音,在新录音上这种加bit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用于老版的改版上则是褒贬不一。压片前的混音,可以让录音咸鱼翻身,也可使其光芒尽失。如上面提到的录音黄金年代,是大师级的艺术家和录音师共同进行混音调整,甚至重新演绎、录音,追求的是完美艺术!文化、艺术往往是技术不可替代的,就像复制名画一样,根本不可能。最具代表的是EMI的首版与后期廉价版的区别,听上去几乎让人怀疑其是否同一录音。当然,对这些声音的差别,喜欢与否是见仁见智的。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某些日本公司买下版权,顶着科技的光环,依据个人癖好对老录音进行“加减乘除”大肆修改,推出这样、那样的CD。这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大多无疾而终。不过这种做法亦有向重制LP方向蔓延,用于补偿母带信息的缺失,最终恐将成为数码声通过模拟播放的逐利闹剧。

自1958年,迈入里程碑式的立体声录音时期,到70年代。这一时期,不但记录了前辈大师们晚年的辉煌,而且突显了那些中坚艺术家精深的艺术造诣。海飞兹、比彻姆、鲁宾斯坦、弗利乔伊等大师寥若繁星,威尔金森、莱顿、库尔肖等录音奇才不胜枚举。期间各大唱片公司也拿出看家本领,各自拥有艺术功底深厚,精通总谱,听力敏锐且对音乐细节有着微妙感觉的录音师和制作人,各公司录音风格鲜明,可谓精品荟萃。那是为艺术而音乐的时代,音乐家高贵挚朴,洗尽铅华,传递感人至深的声音。他们以创造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为使命,用完美的录音重现音乐,成为无法逾越的丰碑。

当前,那些独立的录音团队,游走于各个唱片公司,一味追求音效,各家唱片公司风格近乎雷同。且演奏家、制作人也是对录音罕有精研细酌,故新出品的唱片除了音效数据外,艺术性则毫无优势可言。

CD版次的鉴别对于收藏者和器材较敏感的使用者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艺术欣赏角度则找到自己喜欢曲目和的艺术家就足够了。录音艺术凝聚艺术家、录音师、制作人以及器材生产厂家的心血。期盼唱片公司将母带在不重新混音的情况下,原汁原味的发行高BIT数字音频。老版CD可谓生正逢时,将未经过多修改的母带信息,记录在这种半永久性保存的介质上,以使后人尽多的领略那些艺术巨擘的风采。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