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仁的《飞蛾光顾》突破了“表态式”的香港独立文化

豆瓣音乐 | 2018-6-15

黄衍仁的《飞蛾光顾》突破了“表态式”的香港独立文化

微信截图_20180615104536.jpg

2016年的时候,第一次在豆瓣介绍了香港歌手黄衍仁。文章发表后反响寥寥,依然没什么内地听众对他感兴趣。几个月以后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电影《一念无明》选用了黄衍仁的两首歌。很多人看过电影后感慨说:没想到香港还有人唱这样的歌!

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的事产生兴趣,真的是要靠机缘的啊。

黄衍仁并不很有名。在香港,有一些乐评人与资深乐迷知道他,大家口耳相传;但更多的听众则对这个名字完全陌生。或许是因为他的方式有一些不一样。黄衍仁写歌,录歌,在网络上发表,却极少做音乐演出。和本地音乐场景的联系更是极少。

倒也不是真的不演出。黄衍仁和香港本地的独立戏剧联系紧密,经常担纲演员与现场配乐;间或,在那些十几平米的独立空间里的聚会上,或是集会行动的街头,他会抱上木吉他,唱上几首。他的身份组成复杂,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民谣歌手,抗议歌手,剧场工作者,同时他也在努力淡化这些身份,或者说,为这些身份的固有印象里融入一些新的东西。

2014年的时候,黄衍仁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逆风吐痰》(《逆瞄》《装睡的人》都出自这张专辑),从录音到实体CD的制作与包装,一切都是自己来;四年之后他带来了第二张专辑《飞蛾光顾》,依然是DIY。《逆风吐痰》是一张抗议之作,契合着当时香港时局;《飞蛾光顾》呢?就像是抗议集会之后的夜晚里的呼吸声,来自一些人,或只来自一个人。

发行一个月后,《飞蛾光顾》在豆瓣上获得了8.6的高分。四星五星的好评之外,也有人只给了一星评价说“太丧了”。陌生的粤语以及需要反复阅读的港式歌词(像很多经典的港乐作品那样,《飞蛾光顾》里遍布着弦外之音),还有动辄6分钟以上的歌曲时长,对于习惯于用流媒体听音乐的听众而言,真的有一些挑战。而对于一张和香港密切相关的专辑来说,“太丧了”其实也可以算做是一种好评吧!

和黄衍仁做了一篇访谈,聊聊这张新专辑。去年的五月,我们邀请他参加了北京的潮潮音乐节,那是他第一次来北京演出。我们就从潮潮开始聊起吧。希望有机会还能在北京听他唱歌。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为承办好相关论坛重点相关工作,原定云展会顺延!
创新云展会,2023年BAE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相约2024年,在线恭候!
点击进入报名领取礼物>>